芯片概念股早間走強 本土晶圓廠設備招標重啟

4月17日,有消息稱華為正逐步將公司內部設計芯片的生產工作,從臺積電逐步轉移至中芯國際完成。此外,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本土晶圓廠的設備招投標隨著新冠疫情的全面好轉而重啟。

受多重利好消息影響,17日早間,包括華為海思在內的芯片概念股集體走強,北方華創、中微公司、通富微電、長電科技等漲逾7%。

芯片概念股早間走強 本土晶圓廠設備招標重啟

儘管否認接到客戶大幅砍單,但對於美國技術規則的可能改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還是在16日做出了回應。他表示,瞭解美國正調整貿易規則,但是這些規則還在起草中,臺積電和美國半導體界持有相同的擔憂,即改變這一規則會損害美國半導體業。

“短期看,可能會有一些影響,我們將和客戶一起合作,會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減少對臺積電的影響。”劉德音說。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則在2019年業績溝通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可以任意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其實是破壞全球技術生態。

“就算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還能從韓國的三星、中國臺灣MTK、中國展訊購買芯片來生產手機,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芯片做出了犧牲,相信在中國會有很多芯片企業成長起來。華為還可以和韓國、日本、歐洲、中國臺灣芯片製造商提供的芯片來研發生產產品。”徐直軍說。

雖然極力反對美國將技術問題政治化,但華為也在做多重準備。

根據產業鏈的消息,華海思半導體公司已經下單中芯國際去年新出爐的14nm芯片。據悉,華為旗下品牌榮耀本月發佈的Play4T搭載的麒麟710A處理器,主要由中芯國際的14nm FinFET工藝代工。高盛因此上調了中芯國際目標價,稱中芯12納米以及14納米將受惠於華為海思以及中興通訊等客戶。

此外,根據中國國際招標網,本土晶圓廠的設備招投標隨著新冠疫情的全面好轉而重啟,華虹無錫項目、上海華力二期的設備招投標工作自3月啟動。中銀證券指出,中微半導體、北方華創、華海清科等獲得多個設備訂單,引領設備國產化。受消息面影響,午間北方華創漲停,中微公司漲9.12%。

具體來看,中微近期在上海華力二期項目獲得2 臺銅互連溝槽等離子刻蝕機臺訂單,累計獲得11 臺刻蝕設備訂單,在該產線的刻蝕設備市佔率達到17%,在該產線的介質刻蝕設備中的市佔率36%。

北方華創則在華虹半導體(無錫)項目獲得2 臺PVD,2 臺STI 刻蝕設備訂單,累計獲得3 臺PVD、4 臺刻蝕設備、7 臺熱處理訂單,在該產線的對應的PVD、硅基刻蝕、熱處理設備中的市佔率依次是19%、27%、8%。

而除了晶圓製造廠商外,本土半導體設計公司匯頂科技也對外宣佈,將為一加8系列和三星Galaxy A71 5G手機提供光學指紋識別方案。這是國內芯片公司首次將光學指紋方案打入三星產業鏈,此前,雙方合作主要在電容指紋領域。截止發稿,該股報268.07,漲幅3.67%。

集邦諮詢分析師姚嘉洋表示:“若中國的疫情能被完全控制住,中國下半年的消費性市場對於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將有不小的幫助。但也需要考慮挑戰,比如上半年手機出貨受到的影響以及對部分廠商的實體清單政策仍未解除。”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半導體產業並未擺脫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多家調研機構調低了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整體預期,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海外市場訂單需求何時恢復仍不明朗。

Gartner此前曾預測半導體行業今年將增長約12.5%,但隨後調低為下降0.9%,變化幅度為13.4%。Gartner表示,2020年半導體市場的整體收入將達到4154億美元,比最初的預測減少550億美元。

IC Insights則連續兩個月下調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一月份曾預測2020年同比增長8%至3848億美元,到3月份下調為增長3%至3706億美元;進入4月份,IC Insights再度下調,指出2020年將同比下降4%。

芯謀研究指出,受此次疫情影響,(國內)許多半導體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呼籲政府的救助。但半導體產業本來就應該是集中、聚集、整合發展,無論技術創新還是產業帶動,大多要靠龍頭企業。所以危機也是對半導體企業的考核,更是產業自身優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