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穀雨在月頭,秧多不要愁",今年穀雨是在月頭還是月尾?

農友君


明天4月19日就是穀雨節氣了,我們這裡正在下雨,而天氣預報明天繼續小雨!老農們很開心。

農民們都說“穀雨下了雨,好比秀才中了舉”!這對於我們十年九早的黃土高坡來,真的跟中了500萬好彩頭似的。“穀雨前後,按瓜點豆”,今年的播種不愁了!

可是看看題主這句農村俗語,不由得又擔憂起來。“穀雨在月頭,秧多不用愁”,這句話還有下一句“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

什麼意思呢?

我們知道穀雨節氣在每年陽曆中的日期都是固定的,都在4月19至4月25日之間。但是我們的老百姓卻是重視農曆的。而穀雨在每年農曆中的日子卻是不固定的。有時候在月初,有時在月尾,有時候還在月中。

所以農村也才有了這整句俗語,即“穀雨在月頭,尋秧不用愁;穀雨在月中,尋秧亂築衝;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穀雨節氣在農曆月份中處於月頭(上旬)的話,那麼秧苗就會發出來很多,一排豐收景象。如果在月中(中旬)的話,秧苗可能因為雨水多而被沖走了,難以豐收!如果穀雨節氣在月尾的話,那就更不好了,可能因為大旱連莊稼苗也找不到了!

那麼,今年的穀雨節氣是在月頭?還是月中?還是月尾呢?

明天穀雨是在陽曆4月19號,農曆三月二十七,是在農曆三月下旬。這樣看來,今年的穀雨就是在月尾了。

按照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年就是“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了!

這下,農民們又要擔心今年的收成了!

特別是今年以來,因為全球疫情的爆發,一些國家禁止糧食出口,人們對糧食收成更為敏感了。

那麼,這句俗語真的會這麼準嗎?

其實農村俗語來自於農耕社會,是有一定的時代侷限性的,而且還有很強的地域性。同樣一句俗語,在一個地方可能就非常得準,可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是一點兒都不準了!

且不管今年秋收怎樣,眼巴前穀雨下雨肯定是一件好事兒。對於春播好下種。對於麥子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兒。因為“麥收八十三場雨”,去年農曆八月和十月,還有今年的農曆三月有雨的話,麥子就肯定收穫了!今年穀雨正好在農曆三月,又正好下雨,今年的夏收就非常有望了!

這個對於疫情中壓抑悲觀的情緒,應該是很好的一個暗示!

穀雨下雨好兆頭,讓我們樂觀些吧!而“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這樣的說法,我們且聽一聽,然後重視今年的糧食生產也就是了!沒必要早早的尋不開心!一個是這句話不一定準,一個是我們國家地域廣博,局地收成影響不了大局!

您覺得呢?


村姑說村事


穀雨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第6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莊這裡,有“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而在南方的廣州地區,就會有這樣的俗語說法:“穀雨在月頭,尋秧唔用愁。穀雨在月中,尋秧亂築衝。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因此說地方不同,俗語也不大相同。

為什麼說穀雨在月頭、月中、月尾呢?今年的穀雨是月初,還是月尾呢?

在陽曆的時候,穀雨都會在每年的4月19~21號之間,前後相差不了幾天,這樣看來是沒有月初月中月尾的說法的。可是在農曆上,因為有閏年的出現,穀雨就會出現在月初,月中和月尾了,

其實這句俗語,和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莊晉州這裡的“二月的寒食花開敗,三月的寒食花不開”的說法是一樣的。因為穀雨如果到了月初,就說明今年的立春早了一些。而穀雨到了月尾,就說明立春晚了一些。而立春早一些,天氣也就會暖和的早一些。

今年的穀雨是在陽曆4月19號,農曆三月二十七,這樣看來,今年的穀雨是在月尾了。

農村俗語“穀雨在月頭,秧多不要愁”是什麼意思?

穀雨如果在月頭,就說明立春早,氣溫也會高一些,在這個時候的氣溫,很適合人們插秧栽種,因此在這個時候插秧,即便有再多的秧苗,也不用著急的,都會栽種到地裡的。

總結

今年穀雨在農曆的三月二十六,屬於在月尾了。農村俗語“穀雨在月頭,秧多不用愁”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


容者家的小院


農諺俗語云:穀雨在月頭,秧多不用愁;穀雨在月中,尋秧亂築衝;穀雨在月尾,尋秧不知歸。以穀雨在月之上旬,中旬,下旬來說事,判斷秧苗禾稻的好壞狀況,實是反映穀雨遲早,對冷暖旱溼的預斷。舊時以農業為主,氣候天氣對農業影響是很大的,所以很重對天氣的預斷。且穀雨是很關鍵的一個節,所以會拿穀雨說事。

穀雨在公曆看,都是在4月20日前後,但從陰曆看,是很不固定的,在月頭,月中,月尾都有,在三月頭是早穀雨,在三月中是正穀雨,在三月尾是遲穀雨。早正遲穀雨給人的判斷是有不同的,也常使人產生錯覺而誤斷。早穀雨有倒春寒,會爛秧,但為時尚早,秧多不要愁,會用得著,有得救。月中谷雨是不遲不早,遇秧不夠,可以亂築衝尚可。在月尾遲了,錯過季節,尋秧便難知歸了。說明穀雨交早交遲對農業的影響。今年庚子的穀雨是在明天,三月二十七日的亥時22點45分是屬於在月尾。

穀雨穀雨,雨生百合;穀雨前後,點瓜種豆。穀雨前後冷暖,有雨無雨對農業是有很大影響的,值得注意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