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投靠刘邦,对于刘邦而言,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爱读书的刘皇叔


张良投奔刘邦对刘邦的战胜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提供了许多很价值韬略。

第一,让刘邦把称王称帝一统天下的思想埋藏的很深,从而麻痹了项羽。让刘邦接受汉王封号,退到蜀地去,他又烧掉栈道,表示再无东进之意,而实际操练兵法,很快又打了回来。

第二,他给刘邦推荐韩信,既给刘邦安排了夺取天下的军事统帅,还是麻痹项羽,因为韩信并不被项羽看好。

第三,他巧妙地调整了刘邦与韩信的关系,利用韩信的力量垓下一战彻底打败了项羽。

第四,后来他又安排四皓出山,安定了刘邦初创的江山。


北社野老


感谢提问,您的问题挺有意思的,张良之所以投靠刘邦,或者说刘邦之所以会选择张良当军师,仅仅是因为张良的谋略吗?

大道相通的道理

其实很多问题都大道相通,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孩童时期有没有经历过「被家长追着喂饭」的经历,反正我小时候相对于「吃饭」,最爱的就是「玩耍」,所以说「废寝忘食」的玩儿也是常有的事,那我小时候吃饭是因为自己想吃吗?还是说因为自己饿了?又或者说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换个角度说,家长之所以在我们小时候喂饭,是因为她们知道饭菜里面有营养,吃了之后宝宝就会长得高长得壮?还是说为了尽到抚养义务,到饭点了就应该吃饭?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大家其实都知道但却「自欺欺人」而选择「刻意回避」的道理:很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事情的发生是偶然中的必然,尤其是生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影响因素必然不止一个,就拿吃饭而言,除了人们主观的各种感受以外,身边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

也尤为重要,怎么可能用「仅仅」来描述呢?

那么在我看来张良和刘邦互相选择的影响因素,除了张良的谋略以外,还有哪些呢?

张良自己的目标

张良自己的「目标」,或者说他自己的自我定位是什么呢?

我觉得他就是想成为一个谋士,并不想当什么帝王。

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毕竟总有人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是想当帝王的」。

我想说的是,你看看人家「和珅」,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天底下第一大奸臣」!并且在他看来「背靠大树好乘凉」,和苦逼的黄帝相比,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好呢?

刘邦的需求

刘邦虽然出生于市井,读的书比较少,但是他也有成为一颗帝王的野心,再者说他的自我定位很清楚,他知道自己的某些能力还是相对欠缺了些,所以要想成就帝王之梦的话,就必须需要谋士来辅助,那「谋士」需要有什么特征呢?

刘邦当然是还需要一个很合拍、重情重义的小伙伴,毕竟如果自己的小伙伴在把自己给卖了,那总不能回家找妈妈吧,而张良的情商,或者说性格其实是相对而言符合刘邦的心意的

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其实就算当初没有张良,如果说刘邦决心当皇帝的话,也会找其他的谋士,这时候如果恰好碰上了李四、王麻子的话,那么说不定历史又要改写了。

换句话说,如果当年张良碰上的不是刘邦,他也会选择一个自己身边比较合适的人并帮助他取得皇位。

总结

张良和刘邦的结合,可谓是「倚天剑」和「屠龙刀」联手,产生了最大的威力,他们联手,可谓是最好的安排,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历史与娇娥


张良对刘邦的十大主要价值贡献:

1.计取宛城

兵不血刃轻取宛城,南阳郡望风而降,解除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贿赂秦将,敌人后仅以2万人马轻取通往咸阳重兵把守的最后一道关隘。

2.鸿门斗智

刘邦采纳张良建议回军霸上,颁布约法三章收拢人心。鸿门宴贿赂项伯智斗范增,解刘邦必死之局。

3.计封汉王

张良贿赂项伯,诱使项羽在巴蜀之上加封刘邦汉中之地,给了刘邦东山再起的大本营。

4.火烧栈道

张良把栈道烧了为刘邦最后击败项羽埋下伏笔。

5.调虎离山

张良告诉项羽刘邦不足为虑,齐国才是心腹大患,调虎离山导致彭城被刘邦攻下。

6.下邑献谋

在彭城刘邦60万大军被项羽三万大败后,张良告诉刘邦策反英布,买通彭越,重用韩信,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

7.劝谏分封

阻止刘邦分封,防止了虚弱自己的力量的战略错误。

8.安抚彭韩

封了齐王,贿赂了彭越,最终合围项羽于垓下,击败了项羽

9.劝都关中

张良让刘邦放弃了定都洛阳的想法,定都了更好的关中。

10.谏封雍齿

快速平息功臣分封之争,免除了一场血雨腥风。

【总结】

太史公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张良出生贵族世家,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在韩国被灭后,刺杀秦始皇,虽然失败但张良也因此声名鹊起。后来在进关中、鸿门宴及之后的暗渡陈仓上,张良都给了刘邦极大的援助;在韩王成被项羽所杀后,张良的匡扶韩国的梦想破灭,于是尽全力去帮助刘邦夺取天下。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后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那时候的刘邦,准备乘项羽全力攻打田荣之机直捣黄龙,灭掉项羽;但是没想到项羽亲率3万精兵给打得落花流水。后来还是张良给刘邦出谋划策,拉拢英布、彭越和韩信,可以说,正是因为张良的这个计策,才让刘邦起死回生,最终完成垓下“十面埋伏”之计,逼得项羽乌江自刎。

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他语中盛赞张良道:“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由此可见,张良对刘邦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他也不愧为“汉初三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