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卷耳》到“风火戏诸侯”,《诗经》是一幅带*的风景画

从《卷耳》到“风火戏诸侯”,《诗经》是一幅带*的风景画

卷耳


《国风·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成诗于西周时期,记录了黄河流域一带的民间诗乐,其中《国风*周南》有11首。周族长期在渭水流域一带活动,讨伐商纣王的周武王,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卷耳是一种中药材名,春夏采集全草,晒干,一般生长在生于海拔1200-2600米高山草地、林缘或丘陵区,主要产地是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等地。

从《卷耳》到“风火戏诸侯”,《诗经》是一幅带*的风景画

卷耳寄相思


正文第一节结合以上三点来判断,有高山,海拔在1200在2600之间,渭水一带,不难推断出,采药女子所在位置应该是当今陕甘交界处的宝鸡市太白山一带,时值春夏季节,描述了她思念在外丈夫的情形。分析后三节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应该是西周末年的战乱时期,原因有四点:

一则根据配置说明男子身份。男子地位应该处于社会的上层,能骑马并且带仆人的不是军中首领就是富贾商人,但是在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内有诸侯割据,外有边境摩擦,互相吞并是常有的事,能够安居乐业尚且困难,外出经商的条件就更难得了,所以男子从军的可能性较大;

二则根据行走路线推断男子所处位置。男子所在位置应该是在山区较密集的地方,并且有大河(即渭水)。本诗出自《国风-周南》,西周时期主要的活动地是渭水一带,主要根据地是在岐山之南,从这两点可以推断出当时男子所处的位置大约在今天的陕西省岐南县以南,在作诗女子的东北方向;

三则根据酒具的使用顺序来看男子当时的心情。男子先用铜器金罍(是用来在盛酒的),后用兕觥(盛酒或水都行,文中推断应该是水),说明酒已经喝完了,只能再用水以寄相思之情了,还说明人困马乏,男子开始减轻负重,铜器也不要了,可见当时男子的心情一是思乡之情,二是对战争结局的绝望之情;

四则从西周城都与男子所处位置来看,推断出当的社会事件。西周都城在镐京,即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男子所处位置是陕西岐南在都城西安以西约200公里左右。再来看西周历史上发生的主要战争有三场“牧野之战”“周公东征”“覆亡之战”,商都在周都以南,所以不是牧野之战,东夷在商都以东,所以也不是周公东征,可能性较大的是覆亡之战,这也与西戎的方向相吻合。当时是周幽王在位时期,他干了件非常有名的事情就是“峰火戏诸侯”,这也为西周灭亡埋下隐患。

从《卷耳》到“风火戏诸侯”,《诗经》是一幅带*的风景画


成诗的原因,一说是女子采药过程中想象而成, 一说是本诗为拼接诗,并非一人所作,对此无法深究。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与诗中优美自然的语境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当时百姓纯洁的心境和向往和平的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