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41能“活”下来吗?

木叶飘空


木钱啥都白搭!俄罗斯目前只能画饼充饥!其大头只能是战略核武器!苏57的服役势必加速!俄罗斯是要面子的![打脸][打脸][打脸]



Ownerryu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基本可以确定米格41就是一个大忽悠。

所谓米格41,吹的很牛逼的样子:

俄罗斯当地媒体《消息报》的相关报道,俄罗斯米格设计局已经正在设计米格-41高速截击机。这款截击机最高速度能够达到5马赫并携带超音速导弹,拦截类似DF-17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

同时,米格-41还能够隐形,甚至能够在太空飞行。

主要武器是K-77M空空中程导弹,能向几百公里距离外的战斗目标发射几枚现代化的空空导弹,借助于主动导航弹头和自身雷达,开始自行搜索和攻击目标。

战机还将装备超音速导弹。

米格公司宣布米格-41将在2025年交付。

然而,俄罗斯人自己都不相信。

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位军事分析专家卡辛对记者说, 至今米格41并未透露任何信息, 突然就说在2025年交付, 但实际上这么短的时间米格41这样的设计根本不可能飞上天, 所以2040年之前能够装备俄罗斯空军已经不错了。

英国皇家联合军队机构空军作战专家布伦克接受采访时说, 他不认为米格41这种没有前期仔细准备的截击机, 会顺利投入批量生产。他说俄军现有的米格31BM截击机, 还能够负担现有俄罗斯国土防空的任务, 未来米格31升级将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类似于一种全新型号。他指出俄军新型坦克、战舰都存在严重的研制困难, 米格41毫无前期准备的信息, 可能只会更糟糕。

美国蒂尔分析的执行官阿伯拉飞亚说, 从俄罗斯米格公司宣布的信息来看, 米格41虽然说是一种第五代战斗机, 但看上去依然是突出单纯高速性能的截击机。纯粹的截击机的概念以及非常落后, 因此他认为即便成功制造, 米格41也不过是一种几十年前设计水平的武器。

阿伯拉飞亚还指出, 米格集团可能并非是要真的设计制造米格41截击机, 而是通过造势来博取关注, 以便在米格-29严重滞销的困难之中, 维持米格公司的生计。

通过宣传米格41, 米格公司可能获得一线机会, 得到俄军的一些拨款, 至少不至于因为完全没有经济来源而导致公司崩溃。此外是给外国用户宣扬米格公司依然有着设计新战斗机的能力, 这对现有切实可行的米格29K、米格35战斗机的外销有促进作用。

但假如米格公司继续缺乏实际可行的全新战斗机项目, 那么俄罗斯将只会投资给苏霍伊战斗机设计制造企业, 同时影响外国客户对现有米格战斗机的信任程度。特别是米格-29已经性能落后, 米格公司很可能需要急迫的进行一些宣传, 争取改变目前的困局。

大家想想,米格41竟然如此先进,今天都2020年了尚且连个模型都没有,一下子就要2025年生产出来,这简直是胡说八道。


萨沙


米格-41截击机,也被称为“未来远程截击系统(PAK DP)项目”,是用来替代米格-31截击战斗机的换代产品,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根据现阶段已经披露的信息显示,米格-41将采用隐身技术,最大飞行速度将达到马赫数 4~4.5 的水平,作战半径将达到 1400~1500 公里;同时米格-41还可以配备新的空天武器,以便能够打击在低轨道的航天器。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米格-41这样的专用截击机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但是具体到俄罗斯的情况来说,米格-41“活”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首先,俄罗斯幅员辽阔,领空防御的范围非常大,面对可能从各个方向入侵的敌方战机。俄国土防空部队对米格-31/41这种速度快、飞行航程大、升限高、载弹量大、雷达探测距离远的截击机需求量很大。(不然俄罗斯也不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一直都在维持着米格-31机群)

有人说苏-57和苏-35可以替代米格-31/41。这种说法看起来有可行性。但在实际中,用苏-57和苏-35代替米格-31/41这类截击机有两大无法逾越的障碍。

一是,速度。米格-31/41这类高速截击机的速度远高于苏-57和苏-35这类战斗机(米格-31超音速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2500千米,最大速度为3000公里/小时。苏-57超音速巡航速度为145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2600公里/小时;而苏-35只能维持约15分钟的超声速飞行,最大速度2500公里/小时;至于米格-41速度只会比米格-31快)。更快的速度,意味着能以更短的时间到达任务地点。不要小看这点时间,战场争分夺秒,一分钟就可能会使结果千差万别。

举个例子,敌方轰炸机准备发射巡航导弹,我方派出飞机拦截。这时米格-31/41这类高速截击机凭借自身的高速度可以抢在敌方轰炸机进入发射阵位前赶到任务地区,拦截敌轰炸机发射导弹;而苏-57和苏-35速度较慢,等它们飞到敌人轰炸机跟前时,敌轰炸机可能早已经发射完巡航导弹了,一切都晚了。

二是,升限。米格-31实用升限24000米(米格-41不会比米格-31差),大于苏-35的18000米和苏-57的20000米。虽然美国U-2(实用升限24384米)和SR-71“黑鸟”(实用升限24285米)这样的高空侦察机已陆续退役。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不会再出现高空威胁。要知道U-2和SR-71“黑鸟”都是美国造出来的,美国想要再恢复高空侦察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其次,俄罗斯需要保住米格设计局。因为一旦米格破产,俄罗斯战斗机设计和生产领域就会出现苏霍伊一家垄断的情况。这是俄罗斯政府和军方不愿意看到的(垄断对于一个行业的危害性无须赘述)。因此,米格作为竞争和平衡力量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军方和政府是一定不会放任其沦亡。不过以米格-29系列的口碑,实在是很难获得多少订单,不足支撑起米格维持下去。这时再给个截击机项目,“米格”勉强就可以维持下去了。

其三,2016年初,俄罗斯重启了1994年停产的米格-31截击机的生产线。想要恢复一款停产20多年的战机的生产线,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费不少的人力与物力。

再联想到2014年,俄罗斯军方宣布投入经费开展米格-41的研究。

这种种举措说明,俄罗斯政府和军方已经对截击机的发展做了系统的规划,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真金白银。并不是只做了几张PPT来忽悠人而已。

同时,还有一点值得玩味。在同一时期,俄罗斯大幅度削减了其四代隐身战斗机苏-57的采购量。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米格-41定型服役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其性能,能不能达到俄罗斯军方和米格设计局说的那么好存在疑问。还有,米格设计局会不会借此王者归来,也是值得期待的。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