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文圖 若愚

在秀洲區洪合鎮的洪合村有一條河港,西至桐鄉濮院,東到嘉興,全長九里,故名九里港,人們又稱它為國界河。在這條河上原建有三座石橋,分別名為國界橋、爭界橋、越界橋,橋北屬吳國,橋南屬越國,這三座界橋成為了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歷史見證。

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據史料記載,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爭霸。自公元前510年開始,持續至公元前475年,歷時共35年,其間經過吳伐越的槜李之戰、越伐吳的夫椒之戰、笠澤之戰和姑蘇圍困戰,最終以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和越國勝利而告結束。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吳越爭霸之戰中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一場大戰就是“槜李之戰”。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病死,子勾踐繼位,吳王乘勾踐新立之機,率軍攻越。雙方主力戰於槜李(槜李系嘉興古時地名)。勾踐見吳軍容嚴整,組織敢死隊連續幾次發起衝擊,均被吳軍擊退。勾踐又迫使一批死罪刑徒,列為三行,持劍走到吳軍陣前,一起舉劍自刎。吳軍注目觀看,驚駭不已。勾踐抓住機會,趁吳軍驚亂之機,發動猛攻,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身受重傷,在敗退途中死亡。夫差繼位為王。此戰史稱“槜李之戰”。

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槜李之戰的戰場就在今洪合鎮一帶及附近地域。洪合村的九里港古時南北兩岸均為大草蕩,面積各有數千畝,相傳為春秋時期吳越古戰場遺址,當年吳越兩國就在這一帶廝殺搏戰。1959年在此進行考古發掘時,出土了大量馬骨、箭頭和古代兵器,為歷史的記載提供了考古上的證據。後來,人們將九里港稱為國界河,又先後在河上建造了三座界橋,這也算是對這場大戰的一種歷史記載吧。國界橋可能有些人知道,而爭界橋和越界橋卻鮮為人知,筆者近日去實地進行了尋訪考察,感受了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

國界橋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洪合鄉旗杆下村九里港上,是三孔石柱平板橋。

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據《左傳》記載,公元前496年,吳越兩國曾在此爭戰,越勝吳敗。宋代有人在此建了一座石板橋,稱國界橋。現橋建於明代,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國界橋位於秀洲區洪合鄉旗杆下村九里(曲)港上,是三孔石柱平板橋,為嘉興市文物保護單位。相傳此處原為吳、越兩國的分界線,故九里港又稱為國界河,河北屬吳國,河南屬越國,以橋為界,故名國界橋。現橋建於明代,清嘉慶十六年(1811)重修。

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這是一座3孔石柱石樑橋,橋全長19.7米,橋寬1.6米,中孔跨徑4.4米,石柱由3塊長條石並列組成。橋面每孔由3根石樑並列組成,石樑外側雕刻精緻花紋,中孔鐫有陽文楷書“國界橋”三字橋額,邊款為“嘉慶辛未”、“里人重建”字樣。橋面無欄杆,南北兩端分別有石階6級和5級。橋柱兩側有陽文楷書楹聯兩副,楹聯內容形象地記述了吳越兩國爭戰的史實。

東側聯: 星映鬥牛臨鵲駕;地連吳越判鴻溝。

西側聯: 披萊遠溯夫餘澤;端委常存泰伯風。

嘉興吳越國界橋,春秋末期吳越兩國“槜李之戰”就在此地展開

這座橋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在橋兩端橋孔內的橋臺上鑲嵌有兩尊小石像,北端為吳王,南端為越王。兩尊小石像雕塑神志古拙,栩栩如生。據專家考證,此塑像為明代以前作品。

據史料記載,宋代,有人在九里港上建了一座石板橋,稱為國界橋。現橋為明代重建。由橋額邊款可知,在清嘉慶十六年(1811)再次重建。

國界橋橋小名氣大,為歷代文人雅士稱頌,憑弔懷古,做詩潑墨。如清代文人姚嘉鼇的《梅溪櫂歌》寫道: 經霜烏桕赤於楓,古戰場邊一望紅。聽說春秋分國界,小橋流水畫西東。

國界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1981年10月,該橋被列為嘉興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古橋,有關部門在橋上砌築了一道高牆,禁止通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