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汉服是古代的衣服吗?现代社会穿汉服合适吗?

2020卿如


1、首先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汉服是古代的衣服吗?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另外强调一点,汉服是指古代汉民族的通用服饰,不是“汉朝的服饰”。

另外补充一点,清朝以前,虽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但是多多少少都吸收了一些汉服的特征和元素,例如蒙古袍、还有苗族服饰,都是交领、右衽。

到了清朝以后,改为立领、直襟,包括现在电视上看到的蒙古装、苗族服饰,衣领依然是立领对襟连袖盘扣的样式了。

2、我们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现代人穿汉服合适吗?

我觉得现代人穿汉服应该被认可,因为汉服毕竟是一种服务的,人们总需要去浏览古代的东西才能够怀念现在的东西,所以说现在人穿汉服是更多的人认可,因为不自觉的就能够形成一种汉服的话,不自觉的就能够把古代的一些东西带到现在来不自觉的就会成为一种潮流。

所以说是很值得认可的一件事情,因为是文化的一种宣扬,是对汉服的一种环境是对汉服的一种纯净,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重,所以说是更容易产生一种情怀的,所以说穿汉服是该认可的,而且现在人穿汉服其实是表现出来他们审美的标准啊,其实是表现出来汉服文化的魅力





乡村小高老师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 ,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因此历朝历代都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汉服还通过民间交流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在清朝受到严重打击,在三百年的时间里基本消失。这也导致了我们现在对汉服的陌生。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州的统治,实行“剃发易服”,服汉衣冠、束发者治重罪。


但是我觉得现在是光复汉服的好时候,以汉服来传承民族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汉服,国学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一,值得继承与传播。

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而且他们直到现在都很好的实行着,重要的节日都必须穿戴的,这就是文化的象征。那作为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为何不能实行呢?

同样学习国学更是对文化传承最有力的支持,那些国学经典包罗万象,蕴含了各种对人,对己,对物应有的态度与标准,而且语句精简,意味深长,值得我们以后继续传承。

汉服和国学都是汉族文化传统,从小培养文化底蕴。重新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长期的需要。

汉服作为一种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气质的装饰,在节日,庆典,婚礼等场合应该作为标准服装。


聿远


汉服是古代的衣服。现代社会穿汉服合适。

汉服简介

服饰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44‘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现在可否穿汉服?

现在,汉服一般是戏装,还没有成为现实生活着装。不过,我觉得也可以成为生活着装。因为古风也是时尚。

你能穿西装,我为什么不能穿汉服?走在大街上,一身汉服,非常引人注目,那感觉,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