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最近全國教育改革的動向和歷史性變革引起了家長和老師們的極大關注,尤其是語文大變革。本次語文學科的改革是全方位的。第一是閱讀量增加了;第二內容大幅度的有所改變,大量增加了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革命傳統文化作品、古詩文,而且比例特別大。第三是考試的變革,容量增加,難度提升,繼續擴大考試範例,繼續加大考察學生的閱讀水平;第四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首先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其次是讀寫能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次大的變革?數學是理科的基礎,語文是基礎中的基礎。語文如果學不好,所有的學科都可能受影響。更重要的是因為語文是母語,中華文明靠它傳承,是我們中國人的根基,是血脈。面對如此大的變革,家長們開始焦慮了,甚至開始考慮給孩子報名語文補習班,要知道以往最熱門的補習班一般都是理科和英語。其實如果沒有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再多的補習也是白搭。而且教改後考察大量語文的超綱內容、考察全科素質成為標配,臨時抱佛腳沒有指望。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教育部的這一次改革,無疑給我們敲醒了警鐘,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來臨,如果你不進行閱讀真的有可能被時代狠狠拋棄,特別是我們的孩子。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呢?

一、培養閱讀習慣,0--6歲是關鍵期

從理論上講,0-6歲是兒童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習能力可以通過培養閱讀能力來提升。‌根據這個特點,在孩子2歲左右時期,讓孩子在家隨手能拿到書。我們很多家長很樂意給孩子買各種玩具,卻沒有意識要給孩子買書,特別是在崇尚給孩子減負、快樂育兒等教育理念下,家長們覺得孩子還小,不想給他學習負擔等,殊不知這是走入了另一種教育極端。如果讓孩子整日跟玩具待在一起,孩子就與玩具建立了親密的關係,但卻遠離了書本,以後想要糾正就會花費大量精力。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在孩子0-6歲期間,一個孩子接觸什麼就會成為什麼。‌‌因為‌‌在中國的文化當中,‌‌有一句話叫做三歲看大,六歲看老。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如果還沒有摸到過書,只摸到過玩具,‌‌那他將成為什麼,家長應該知道的。現在的家庭,我們都很願意花大價錢去裝修客廳、臥室,卻唯獨忘了要佈置一個實用、舒適的書房。因此父母要為孩子打造一個溫馨寧靜的書房,讓孩子在小時候就跟書在一起,與書建立緊密的聯繫。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二、父母是孩子崇拜的對象,所以父母首先要有閱讀習慣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快,關掉電視,寫作業去,作業寫完了就去看會書。”而此時父母自己正捧著手機呢。聽話的孩子或許就嘟囔著不情願地回房間裡寫作業去了,叛逆一點的就當作沒有聽到或者直接與父母對抗。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就會給自己的孩子貼上不喜歡閱讀、不愛學習、懶、拖拉等等標籤,其實那是因為父母自己沒有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是第一重要因素,是其他教育替代不了的,更準確地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他幾乎沒有看過自己的父母親打開書本閱讀的身影,孩子就不會主動去閱讀。因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身教畢竟重於言教。所以父母首先要明白自己也要有一個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三、親子共讀是最有質量、最有營養的陪伴

對於當代成人,我們本身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所以陪伴孩子的時間特別少,一般都是下班回到家的那段時間,或者是週末。因此如何更有質量的陪伴孩子,培養親子關係就成了父母要思考的問題,而親子共讀無疑是最有質量和最有營養的陪伴。有一個朋友曾經跟我說,他們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中有一個環節就是,在書房裡每個人都捧著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如果看到令自己很興奮的內容會一起分享交流。所以她從來沒有說催促自己的孩子要去看書、寫作業的煩惱。一家人徜徉在這樣一個寧靜的書香環境中,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體驗。那麼如何更好地進行親子共讀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一)共讀方式的選擇

1、親子共讀的方式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在孩子3歲前還不認識多少字時,主要是由父母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圖片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選擇的書籍最好是圖畫多一點的,在講的過程用手指指著圖片讓孩子參與進來,講的速度要慢一點,最好能讓孩子也慢慢重複,這個階段其實是在教孩子閱讀和發音,培養她的專注力。

2、在孩子認識更多字以後,共讀的方式轉變成父母作為引導者,主要由孩子自己講,也就是我們說的看圖說故事,期間父母給孩子提幾個小問題。這樣就能達到精讀的效果,也能鍛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不只是單純地看一個故事。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二)親子共讀中要避免的坑

1、避免說教式的閱讀,要有耐心地澆灌

有朋友會跟我抱怨說,我們家孩子確實不喜歡閱讀,每次跟她說跟媽媽一起看書,她都不樂意。後來我問她是如何跟孩子講故事的。她說選擇的書籍都是跟生活相關的,每次講完都會跟孩子說我們以後要如何如何做,然後就聯想到孩子今天哪一點做的不好,要改正,要跟書中講的一樣等等。聽完我就明白為什麼孩子會牴觸跟媽媽一起看書了,因為每次媽媽都在跟她講道理。在我們成人的觀念中,從書籍中吸取知識和道理,讓它們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生活,這點無可厚非。但是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中,這是一種變相的說教方式。這樣的閱讀對於孩子無疑是一種懲罰,體驗不到閱讀的樂趣,當然就不願意閱讀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培養閱讀習慣時,吸引孩子的興趣是第一步,而不是讓她對書籍產生恐懼。

親子共讀的目的是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去享受閱讀的好處和快樂,而不是藉著這個時候拿著書本里面的負面人物來做一些教育,也就是不要把閱讀當做你的戒尺拿來處罰孩子。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2、避免過多的干預

作為父母,總是恨不得將自己知道的道理和人生經驗告訴孩子。但我們忘了,體驗是最高的權威,孩子要自己去體驗才會更有收穫。我看過一個媽媽陪孩子寫作業的場景,這個媽媽不停地在孩子耳朵旁唸叨:你拿筆的姿勢不對啊;你沒坐直;這個字你都寫了好多遍了怎麼還沒學會.......想象一下,這個孩子能專注地完成作業嗎?對作業會有好感嗎?因此在孩子閱讀過程中,父母也要避免這樣的嘮叨。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她會經常把書拿反,或者看故事的時候不是從頭開始看,而是中間開始看,或者是這裡翻看一點,那裡看一點,但她能看的津津有味。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這種狀態,不用去幹預她,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是很專注的。當她發現問題或者是閱讀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她會主動尋求幫助的。而且還可以允許孩子邊玩邊讀,很多父母會要求孩子一定要一本正經地坐在書桌前看書,其實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書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玩具,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發現書的樂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三、書籍的選擇

1、興趣是第一要義

很多家長跟我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從小也很喜歡閱讀,但是長大後的語文成績並不好,這裡就涉及到書籍的選擇了。現在很多的書籍是沒有營養的,比如一些玄幻小說。在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興趣是第一要義。其實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是以有趣的故事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但這個故事最好是貼合我們生活的,書中的一些情節孩子是可以體驗的。但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強迫孩子讀經典書籍,比如四大名著,可孩子卻並不感興趣。並不是說孩子不喜歡這些經典書籍,而是他們還讀不懂,所以父母要避免踏入另一個坑,就是要求孩子過早地看一些名著,因為反而會扼殺他們的閱讀興趣。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家長要做好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2、紙質版書籍的優勢

在智能化社會,電子產品非常多,很多家長會用電子產品代替自己給孩子閱讀,或者會因為現在電子書比紙質書便宜,而更多地選擇了電子書。我們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因此,我們建議還是以紙質書籍為主。電子產品對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專注力。作為大人,我們都很容易被社交媒體或者短信干擾。而紙質書會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書籍的世界,我想這是電子書無法比擬的。

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其實是父母的教育價值觀。父母對教育的前瞻性、判斷力,能夠清楚意識到哪些對孩子的成長是關鍵而又有價值的,這對於孩子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語文改革的前提下,父母應該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能力培養上,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無疑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