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对于汪精卫,绝大部分人的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汉奸”二字。1940年,在日本的扶植之下,汪精卫组建了汪伪政府,也称南京伪国民政府;到1944年,伴随日本侵华战争的节节败退,汪精卫郁郁而终。作为国民党早期重要人物之一的汪精卫,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国贼一名。相反,青年的汪精卫还是一名仁人志士,此后才不断变为我们所熟知的汉奸头子。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早年的汪精卫绝非堕落之人,他颇具才能,口才、文才、诗才都属上佳,在南洋的一次演讲中,其慷慨激昂的陈词感染了现场诸多华侨,当时的华侨领袖陈嘉庚亦为之叫绝,胡汉民评价其口才时曾说:“余二十年来未见有公演说过于精卫者。”此时的汪精卫不但才情高绝,更是一位反清的热血青年。

到1908年底,同盟会发动的起义无一例外的都失败,这让汪精卫十分失望,深感自己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同盟者。于是,他联合黄复生、黎仲实等人,准备入京刺杀摄政王载沣,以此振奋同盟会成员的信心。1909年初,汪精卫就前往香港,谋划刺杀的事宜,期间,孙中山虽然多次劝阻,仍不能说服汪精卫暂停刺杀事宜。1910年4月,汪精卫打算与载沣同归于尽的刺杀计划暴露,他也被捕入狱,空留一首豪迈之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之后,同盟会中的人多番斡旋,再加上汪精卫本人的气节打动了当时的肃亲王,最终,汪精卫成功出狱,并且与陈璧君结为连理。这一时期的汪精卫,不得不说是一位大无畏的志士。

随后二十年里,汪精卫依旧以正面的形象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1919年,汪精卫还致电北京方面公开合约之事,并且称赞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不签字实乃中国外交新纪元。此后,汪精卫还多次撰文,认为租界、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的出现是国之大耻,他极力支持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一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很长一段时间,汪精卫都坚决反对伪满洲政府,他认为东北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如果承认傀儡政府,自己将一辈子不得安心。在人生的前四十多年里,汪精卫都是一个正义无畏的勇士。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一直到1935年,由于在和蒋介石多次斗争中落败,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汪精卫的思想发生了剧变。1937年,汪精卫表示,对于日本的侵华战争,政府应当谋求国际力量的协调,对于日本需要的停战条件,政府应当给予考虑,这意味着,汪精卫依旧从坚决反对不平等条约转向主动签订不平等条约。1938年11月,在德国的撮合之下,汪精卫等软骨派人士在上海重光堂进行秘密会谈,初步商定了如何建立之后的汪伪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1938年12月,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竟然公然叛逃,从重庆潜逃至昆明。然后包机前往河内,彻底走上投敌叛国之路。抵达河内后,汪精卫发表声明脱离重庆的蒋介石政权,之后,戴笠派人七次刺杀汪精卫未遂。此后,汪精卫逐渐明白,日本人所说的共荣不过只是噱头,本质是希望自己卖国;然而,上了贼船的汪精卫再难下来。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1940年,汪伪政府在南京建立,汪精卫担任代理主席。值得一提的是,汪精卫虽然已经坐实了汉奸的称号,但他内心还是苦楚的,伪政府成立当日,汪精卫满脸苦楚凄婉,泪水顺着脸颊一滴一滴的落下来,或许是在为早年梦想破灭而痛苦,或许是在为自己叛国之行而懊悔,但已经于事无补了。1944年,汪精卫体内生锈的子弹引发了败血症,病逝于名古屋,葬于南京中山陵旁边的梅花山,两年后,蒋介石派人炸开汪精卫的墓,将其尸体火化。至此,汪精卫彻底灰飞烟灭,只留下身后骂名。

双面民国人汪精卫——一面志士,一面国贼

纵观汪精卫的一生,正义时刻并不少,但基本都不为人知;人们所熟知的,大部分都是他汉奸卖国的行为。

PS:图片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