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就一定不好嘛?

情感小白卍


我们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先公布一个心理学的统计数据:世界上外向性格的人约70%,内向性格的人约30%,然而内向性格的人一直统治者世界,世界上伟大的人物99%都是内向性格!

爱因斯坦、牛顿、毛泽东、丘吉尔,列宁……数不胜数,尤其在理工科领域,世界上的科学家几乎全部都是内向性格的人。

为什么呢?

外向性格的人其大脑内部工作机理是一条比较短的神经回路,内向性格的人恰恰相反,神经回路非常长,也就是说思维的加工模式比外向性格的人更复杂。

内向性格的驱动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外向性格的驱动神经递质是多巴胺,前者比较冷静,后者比较热情洋溢,人际关系方面外向性格的人往往占有优势,但是内向性格更容易卓尔不群,所以卓越的人大多数思维水平较高,也就是说智商和情商普遍高于思维简单的人。

性格属于人类的“社会人格”,气质属于“自然人格”,本质上性格内外向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是后天养成的,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可塑性在12岁之前更强,进入青春期后性格的发展和神经元的数量,以及神经元之间建立起来的神经回路关联度非常高。

我们经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的塑造有一定的窗户期,后期改变的可能性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小。

强烈推荐你读一本书《内向者心理学》,美国一位心理学女博士的著作,详细解密了内向性格的本质真理,是《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一部杰出作品。

喜欢自己,首先就是喜欢自己的性格,这是一个人接纳自己,建立自信的前提!



认知心理研究者


内向的人不一定就不好,内向的人其实是有许多优点的!例如,工作有耐心有毅力,可以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专注,所以许多科学家,专业专家大部分都是内向的人!


鬼谷团队之内向者心声


内向的人有他的短处,但不一定是全坏处,他(她)有家庭环境影响一部分,也有自己主管未能引起重视,不善于容入同学同事圈,特别是青春期精神上不能受到打击和伤害,当父母的,老师要格外小心。成人以后朋友之间夫妻之间要善于勾通,这样尽可能弥补内向给工作家庭带来的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