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被同一个同学欺负,父母能不能直接去找那个“熊孩子”?

#开学季来了#

#育儿##我要上头条#

​​一个“好主意“?

孩子,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学校老是被同学欺负,还老被同一个同学欺负,总是让父母又心疼又烦恼,而且这种事还挺不少见,就更让人担心了。自家孩子遇到了,父母到底该怎么办?

我见到一个主意:

你去找那个老欺负你家孩子的同学,孩子可能不太听自家妈妈的话,对别的小朋友的妈妈还是有些不同的,你和颜悦色地跟那个孩子说,说不定他就听了。

这个主意还得到不少支持,但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真心妈妈真是有点被这个主意给吓到了,几乎是毫不客气评论:

如果我是那个孩子的妈妈,知道你去找了自家孩子,我一秒都不会耽搁,立马就会找你理论。大人对大人说话,孩子对孩子说话,成人和孩子的差距摆在哪里,无论你多么和颜悦色,对那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不平等的对话。

没错,我就是这样的妈妈。尽管我家两个孩子已经上到高中和初中,在学校也从来没有欺负同学和被同学欺负的情况,但是如果发生被同学家长“约谈”的情况——无论什么原因,甚至我根本就不会问原因,我会马上约谈那位家长.

我绝对不会允许其他家长出面来管教我的孩子,那样等于我的孩子受到了其他家长的霸凌,而且处于未知的危险之中。不让这种情况发生,是做父母的责任。

几个负面后果

我们可以再理性地分析一下,这样做对于解决问题的效果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我认为,会有几个后果,而且都是负面的。

其一,会引发家长间的矛盾。

就我所知,没有几个父母会接受自家孩子被同学家长“约谈”。知道这件事的父母,最可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气愤:

有什么事来找我,欺负孩子算什么本事!

气愤之后,很可能就是找对方家长“理论”。态度可能有两种:比较温和理性的,会是真的“理论”,摆事实讲道理,告诉对方“您这样做非常不合适,我不能接受”;脾气火爆的,可能直接放弃讲道理,马上开骂或者动手。

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把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升级成了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我并不认为这种矛盾冲突有什么值得胆怯之处,但我认为它毫无意义,除了让彼此不痛快,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其二,会让“熊孩子”变本加厉。

假设父母了解到的孩子被欺负的情况是真实的,欺负人的孩子也确实是个老师、他自己家长都拿他没办法的“熊孩子”,那么,你作为同学家长去找他谈谈,他就能改了吗?

我是真的很怀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我觉得更可能的结果是,“熊孩子”变本加厉地从你家孩子身上“找补”回来:

好啊,找你妈妈来说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其三,会吓到别人家孩子。

假设父母了解到的孩子被欺负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对方并不是有意欺负你家孩子,那么你贸然去找他,可能就会让吓坏别人家孩子。

毕竟,和孩子相比,成人有体力优势、语言表达能力优势,突然面对一个来意并不友善的成人,每个孩子都会很紧张,如果孩子才小学低年级,他很可能会还非常害怕,甚至留下心理阴影。

大家都是父母,有句老话叫“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想自家孩子遇到的事,我们也不对别人家孩子去做,这既是对他人的善意,也是对自家孩子的保护。

其四,会让老师非常为难。

假设老师事先不知道你去“约谈”别人家孩子,等他知道之后,会觉得很不快:

有什么事不能找老师,要直接找别人家孩子呢?要是对方家长知道了来找我,我该怎么办?

假设你事先知会了老师,老师也会很为难:

阻止吧,你会不快;不阻止吧,这个举动又确实很不合适。

假设两家家长因此起了冲突,那么老师的为难就直接升级成麻烦了:

都闹成这样了,怎么处理才妥当呢?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主张家长都得“怕”老师,面对老师时一举一动都得小心谨慎,只是想提醒父母们:

为了保证孩子学校生活的品质,家长需要与老师建立起良性的合作,任何可能让老师感到难于处理的事情,都会破坏这种合作,所以做家长的不能随心所欲。

面对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孩子老是被同一个同学欺负,父母直接去找那个“熊孩子”不但帮不到孩子,还会激化矛盾,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再被欺负呢?

如果是我,我会采取以下这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帮孩子明白和同学的相处之道。

两个孩子刚上学时,我都告诉他们:

和同学好好相处,不要随意用语言和肢体攻击别人;

同学不小心碰你一下,或者开一个善意的玩笑,不要太较真,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告诉老师;

如果同学确实是故意打你、毁坏你的东西,或者同学的玩笑你确实不喜欢,那你要明确地表明你的态度:不要对我这么做!

如果别人欺负你的情况一直持续,一定要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

如果别人故意打你,你可以还手,但还手时注意分寸,不要给别人带来严重伤害。

孩子们掌握了这几个原则,上学多年来一直都没有遇到过被欺负的情况。因为它们帮孩子在同学中建立的印象是:我不会欺负你,但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第二个步骤,和老师沟通。

如果确实发生了被同学欺负,或者孩子认为是同学欺负他的情况,而孩子自己又无法解决,希望父母出面,那么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老师沟通。

沟通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了解清楚具体情况,以避免家长和孩子的误判;

二是如果情况属实,向老师表明态度,希望老师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事情再次发生。

请相信,老师对学生在学校的安全负有责任,如果确实存在欺负和被欺负的情况,老师一定会尽力解决,不会坐视不管。

和老师沟通时,父母还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态度,我们是向老师寻求帮助,希望老师能解决问题的,不是向老师兴师问罪的。采取后一种态度,既无助于解决问题,也会让你和孩子都给老师留下非常负面的印象。

第三个步骤,通过老师约谈对方家长。

当然,熊孩子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很多孩子,老师确实也是反复说服教育了,但并没有效果。这时候一些父母可能就会想:找老师不管用,我找对方家长直接谈吧。

我个人非常不建议越过老师直接找对方家长,更好的方式是通过老师约谈对方家长。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

一是有老师在中间缓冲,家长之间更容易好好沟通,不容易把矛盾升级;二是老师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大家一起坐下来分析,更容易找到问题所在,进而找到解决办法。

第四个步骤,通过老师约见学校领导。

经过前面三个步骤,我认为大部分不太严重的欺负和被欺负情况,都能消除或者明显改善。

当然,特殊情况也仍然会存在,有的孩子无论老师如何批评、家长如何教育都不管用,甚至也有家长认为自家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是有本事,被约谈了也并不认真教育自家孩子,或者一般性的欺负已经升级成校园霸凌。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还可以采取第四个步骤,通过老师约见学校领导,寻求解决办法。请同样相信,如果情况确实如你了解到的那样严重,学校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两个提醒

前面讲到了四个步骤,但真心爸妈还想做两个小小的提醒,尤其是提醒孩子刚刚上小学的新手家长:

第一个提醒,尽量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大家对孩子“被欺负”都很敏感,就比较容易一听孩子投诉就马上有激烈的反应。但正因为敏感,事实就很可能被曲解和夸大。

所以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主张相信孩子,但在被欺负这件事上,孩子的表述很可能只是一面之词,更好的办法是和老师沟通,了解到事情的全貌。

第二个提醒,做理性的父母,尽量不要让事态不断升级。

我们建议了四个步骤,但并不建议一遇到孩子被欺负的情况,父母们就四个步骤,尤其是后三个步骤一气呵成:孩子一说被欺负就找老师;找老师一周后不管用,就通过老师找对方家长;找对方家长一周后不管用就通过老师找校长。

孩子的行为改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老师和父母的引导,可能要好几个月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事情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或者迫在眉睫,最好是通过帮自家孩子提升和同学的相处之道,通过和老师沟通,请老师尽量约束和教育爱欺负人的孩子来解决,不要轻易约见对方家长和学校领导。

如果稍有风吹草动就得找别人家家长、找学校领导,老师和学校也会非常头疼,你很可能成为特别不受欢迎的那种麻烦家长。那样不但帮不了孩子,反倒会影响孩子学校生活的品质。​​​​

孩子老是被同一个同学欺负,父母能不能直接去找那个“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