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凶

導語:眾所周知,宋朝是一個經濟高度繁榮發達的時代,據有關學者統計計算,宋朝的GDP佔到當時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人均GDP更是高於西歐,其富庶程度確實遠超盛唐。而如此富庶的宋朝是卻成為了我們眼中"積貧"的代名詞,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宋朝的軍費支出。

暴力本身就是一種經濟力,軍事戰爭,要以雄厚的國家財政實力為依託。從這個層面來講,兩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國家財政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而古代中國的財政又以農業稅為基礎,宋代農業的高度發達,委實為國家財政收入提供了源泉。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在農業方面,宋代統治者幾乎每年歲首時都會下勸課農桑的詔令,北宋的大多數年間,糧食總產量超過300億斤,有的年間甚至突破500億斤,如天禧五年(1021年)就達到了546億斤。除糧食之外,桑、茶等種植面積也迅速擴大,棉花的種植由南到北擴展。經濟作物、商業性農業都有了發展,農業勞動生產率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代。

宋時沿襲唐代楊炎創造的兩稅法,農民交納糧錢。而由於有了農業發展繁榮的支撐,北宋建立後的幾十年中,國家實物財政收入有很大的增長,很長一個時期都在3000石左右,如北宋至道年間(995-997),為3170萬石,為唐朝財政糧食收入最高時期的142%。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熙寧之後,財政糧食收入有所減少,但此間的財政貨幣收入卻遠高於以往,成基本增長之勢。北宋初年國家的貨幣總收入只有1600萬緡,到了熙寧年間就突破了5000萬大關。即便是在宋室倉皇南渡,收入量達到歷史的新低後,國家的財政貨幣收入也迅速提升,到南宋開禧二年(1206)時,甚至高達8000萬緡。

國家財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同期的軍費規模的擴大。但漫無邊際的胡亂耗費,宋朝國家財政逐漸陷入了窘境卻無力自拔,最終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軍費支出對宋朝"積貧"的影響,具體可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軍費規模極度膨脹,養兵給財政造成嚴重負擔

宋朝的武裝力量由禁兵、蕃兵、廂兵構成。其中,禁兵作為的宋軍的主力人數最多,最高時達到82萬。廂兵約23萬,蕃兵約10萬。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宋太祖時,有兵22萬,到仁宗年間猛增至125萬,百年間增加了近6倍,士兵規模的過度膨脹,給國家財政的軍費負擔造成的壓力可見一斑。正如仁宗年間的富弼所說:"自來天下財貨所入,十中八、九贍軍"。由於軍費開支浩大,各財政主官有頗多的奏章言及解決軍費之難。慶曆時,曾任三司使的張方平就屢次上奏說,"約計天下財利出入之籍,知天下之所以困,本於兵"。

皇祐年間,曾任三司使的蔡襄在《論兵十事》中,把當時的軍隊開支同國家總收入、總支出做了統計: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可以看到,軍費支出在總支出所佔的比重之高,絹帛一項甚至出現了超支,這正如蔡襄本人的說法,"一歲所用,養兵之費常居六、七,國用無幾矣。"

就宋朝300多年的歷史來看,軍費規模一直呈現著擴大的趨勢。在太祖時,養兵之費僅為646萬緡,而到了宋英宗時,養兵費用就達到了4800萬緡。南宋時,由於軍隊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儘管兵員減少,但養兵費卻沒有減下來。軍費的最高水平足足達到8000萬緡。而南宋國家財政收入最多的時候也不過8000萬緡,說明軍費規模最大時,已經達到了國家財政貨幣收入的極限。也難怪孝宗傳位給光宗時還叮囑他說:"當今天下財賦以十分為率,八分以上養兵,不可不知"。

巨大的軍費開支,自然給宋朝的財政帶來了空前的壓力,自從仁宗慶曆後,每年入不敷出,差額在三百萬緡以上。

二、軍費支出的款項之多

宋朝的軍費,主要指的是養兵之費。實際上,除了養兵之費外,還有作戰費、兵器裝備生產費和維修費,軍馬費和軍事工程建設費等,這些均是財政支出大項目。以下僅舉個別例子。

1.武器裝備費

宋代是中國兵器史的一個重要發展時期,從宋以後,中國逐漸進入了向火器過渡的時期。宋朝的火藥和火器製造技術以及具有了相當的水平,軍事手工業規模較大、分工較細。火器做當的生產量很大,一次就可生產出火箭等3萬多件。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但同時,宋朝武器裝備也相當昂貴,

"弩一支,錢一貫五百文之足;弓一張,錢七、八百文之足。"一支弩幾乎相當於3個禁兵的月俸。就連一杖箭,也要74文,"天下歲克弓弩,甲冑入武庫者以千萬數",其兵器裝備支出的驚人程度可見一斑。

不光如此,製造兵器的工匠的生活費用也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紹興時,軍器局的維持費,"每日要支錢一萬貫,米一千石"。

2.養馬費

宋朝統治者雖然鼓勵發展養馬業以加強騎兵,但實際上養的馬卻數量少、質量差,僅有五分之一的馬能用於騎戰。而且由於失去了大片養馬的優良草場,國家財政不得不年年拿出一大筆錢來買馬。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宋代專設茶馬司和6個買馬長,最初每年買馬5000匹左右。熙寧三年,買馬2萬匹,平均每匹馬的均價為25緡錢。購馬多時,每年超過十萬匹。史載,從慶曆五年至紹興三十年,僅從川、陝等地就購馬11.6萬匹,耗絹52.3萬匹,銀4萬兩、茶5萬馱、錢60萬貫。

3.作戰費

由於宋代始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戰事不斷,戰費開支相當巨大。戰費主要有官兵的犒賞費和兵器補充及消耗費。而統治者為了鼓勵將士英勇作戰,還要額外上此次官兵各種費用,如特支錢、軍賞、口券等等。倘若招用蕃兵打仗,要"給添支錢,只會使一千五百,副指揮使一千,軍使七百,副兵馬使五百,十將三百",如若打勝仗,還另有賞賜。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而宋朝在戰爭中勝少敗多,戰爭損耗更為驚人,第一次送料幽州之戰時,宋軍損失軍馬1萬有餘,按當時一匹馬25緡錢來算,這一仗就損失了25萬緡錢。

戰爭中的運輸費同樣十分巨大。宋與西夏戰爭期間,從接近前線的陝西河東地區向邊防地區運送軍糧,"往返千里,耗費十倍"。

4.戰爭議和費

面對外族的入侵,宋朝一直顯得頗為無力,軍事饋贈和賠款是戰爭中的經常性開支。打野打不過,只能用"歲幣"來購買和平。如"檀淵之盟"就規定,北宋每年向遼輸送銀10萬兩,絹20萬匹。1042年,遼興宗再次以戰爭相威脅,北宋又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絹10萬匹,銀10萬兩。向西夏輸出的財物也不在少數,從北宋中期起,每年輸納的歲幣就高達"百萬"。

經濟繁榮的宋朝卻“積貧”究竟是為哪般—軍費支出是元兇

宋代所謂的"戰爭議和費",在國家財政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音量支出,已大大超過了熙寧十年和元和八年中央財政所收的銀兩總和;所支出的絹的數量也約為當時宋朝歲絹收入的三成。

總結:軍費實在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它讓富裕繁榮的宋朝財政長期拮据。宋代軍費的膨脹,與兵員的過度增加密切相關,諸多瑣碎的軍費項目更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更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龐大的軍費開支卻始終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軍隊戰鬥力始終十分孱弱,本應保家衛國的軍人反倒成為了國家的累贅,給繁榮發達的宋朝扣上了"積貧"的帽子。

  • 參考文獻資料:
  • 《宋史·食貨志》
  • 《宋志·兵志》
  • 《續資治通鑑長編》
  • 《宋會要緝稿》

文內部分配圖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我是江暮雲,願同大家一起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原創不易,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