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作者/房山大弓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

东北火炕起源于何年何月,已无从考究。

在我国东北寒冷地区,火炕是老百姓吃喝拉撒睡都离不的。在过去,它是一道令无数人注目的风景。

即使现在,少数有老人的家庭还保留着火炕,只不过模式更趋于新颖,更具现代化色彩罢了。

我经历了在火炕出生、火炕成长的过程。可以说,火炕是陪伴我成长的温床。

我曾在火炕上嬉闹蹦跳、弹溜溜,歘嘎拉哈,扇piaji,在火炕的小方桌上写作业、吃饭、睡觉,火炕上留下了我幼年时的纯真、少年时的欢乐,青春时的梦想,和一路奋斗、风雨兼程的足迹。

提起东北火炕,就会触及许多东北人的记忆。有的人睡过,没睡过的至少也见过,没见过的至少也听说过。

儿时,去邻家串门、玩耍,几乎家家户户都盘着火炕,而且模式大致相同。

这些火炕是由黄土、砖坯、泥巴合成的,基本都呈长方形。火炕边缘固定着用板方材或半爿松木或桦木做成的炕沿儿,炕上铺着席子,炕下留有通道,前面与灶台相通,后面与墙壁烟囱相连。这样,灶里的烟火就可通过炕道和墙壁烟道,从房子上方的烟囱冒出,灶台可以烧火做饭,火炕可通过烟火取暖。

东北火炕也由此得名。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

说起东北火炕,就不能不说说盘炕。

这是祖祖辈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留传下来的生活技能,看似简单,却也复杂。

火炕通常是由沙土铺垫、砖坯泥抹而成。每家需要在盘炕的位置,用沙土垫到大约40公分高,并且垫平、夯实,再铺上砖坯,用厚厚的泥巴抹平,这就形成了火炕最初的模型,我们那管这道工序叫盘火炕。

盘火炕的学问也很大,并不是凭籍想象就能盘好的,属于泥瓦匠中比较正宗的技术活。

火炕盘得好,经过的烟火就通达顺畅,灶子里的火就燃得旺,火炕也热得快,热得久;火炕盘得不好,则是冒火、憋烟,搅得一家人不得安生。

我们家盘火炕从没请过外人,都是由父亲和二哥亲自来盘。盘炕时,两个人一边设计烟道的走向,一边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我在七八岁时给他们打过一次下手,如递递工具,挑挑水,和和泥什么的,亲眼看着他们爷俩经过相互配合,顺顺利利地把一铺火炕盘好了。

接着就是试火了。

试火的目的之一是看炕面是否漏烟,锅灶好不好烧。如果有漏烟处,需把漏烟处抹严实,以防出现跑火、漏烟等意外;目的之二是为了把刚盘好的湿炕面慢慢烘干;目的之三是要观察炕面炕角是否出现裂痕,以便弥补。

父亲和二哥盘的火炕往往烟火通过都很顺畅,灶膛里的火烧起来也十分旺盛。

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爷俩配合得还算顺利,盘出遏火炕十分成功。

等火炕彻底干透了,父亲就叫我把火炕烧得热热的,晚上往炕上一躺,身子经过火炕的熨烫、烘烤,感觉特别的温暖,舒服,解乏和惬意。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

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说,有的人家盘不好火炕,容易回火、犯烟,经过的烟火不顺溜,遇到大风天,烟道里的火苗容易倒灌,弄得一屋子烟熏火燎的,锅底灰漫屋飞舞,呛得大人孩子咳嗽不止。

这样一来,不会盘炕的人家就会请泥瓦手艺好的师傅来家里盘炕,好酒好烟好饭好话的招呼着,伺候得会盘炕师傅心里还挺过意不去的。

东北火炕,看起来土气、笨拙,不卫生,但那时,对于老百姓来说,却经济,实用,温暖,养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的北方,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火炕对人们的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那个年代,妇女生孩子一般都在火炕上。

据一些年长的老辈人讲,在火炕上生养的孩子由于直接生在了泥土上,就更加接地气,皮实,好养活。

孩子出生后,在火炕上喂养也很适宜。天气冷,就把火炕烧得热热的。天气热,就不烧了,极其方便自行调节温度。

在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时代,这也不失为了调节温度的最佳途径。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火炕又成了他们成长的乐园。

记得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在火炕上赤着脚整天蹦蹦跳跳。火炕十分结实,随便你怎么扑腾,它也不会坍塌。

玩累了,顺势一躺,很快就进入梦乡。

火炕也是我们看书学习,写作业的好去处,因此,书籍、作业本上经常留下火炕烟熏火烤的特殊味道。

火炕还是一家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全家围坐在炕桌上,吃饭,闲聊,感受到的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饭后,一家人再围坐在炕头拉拉家常,说说每个人的所见所闻,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

《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战火中的青春》、《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脍炙人口的中外名著就是那时我躺在热炕头的暖被窝里一页一页”啃”完的。

火炕确实是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

干活累了回到家,倚着被褥往炕上一躺,一会儿工夫身子骨就轻松了许多。

火炕还是妇女姐妹们展示女红的最佳场所。打毛线,织毛衣,织围脖,缝缝补补,凉凉晒晒等家务活儿,都是在火炕上完成的。

火炕也是招待客人的好地方。有客人来家里,一句:“快,脱鞋,上炕暖和暖和!”尽显主人的真诚与热情。

不仅如此,居家请客、说媳妇、交流思想等大多都是在火炕上完成的。

那时,我的家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家里请客,女人和孩子是不能上桌的。除非客人再三邀请:“让他们也上炕一起吃吧”,这才能上炕吃饭。

规矩是人定的,自然要由人来破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条不成文的规矩就自生自灭了。

除去这些,火炕还有健身、治病的作用。

由于火炕炕面都是由泥巴抹平的,因此,缺少弹性,有些偏硬,往上一躺,不由你不抻直了腰板。

许多人之所以愿意在土炕上睡觉,强直身板,锻炼脊椎也是因素之一罢。

天气凉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喜欢把火炕烧得热热乎乎的,睡个热乎觉,感到特别舒坦。

有个头痛脑热的,都喜欢往热炕上一躺,用被子把头一蒙,闷一觉儿,出一身透汗,再醒来,病情就缓解了几分。

如果有人腰腿疼,老年人会告诉你:“热火炕上烙一烙就没事儿了。”

火炕盘得年头久了,炕洞里已被烟火熏堵得黑乎乎,烟火流通不畅了,这就需要疏通炕洞。而把因疏通炕洞淘出的砖坯泥土用水泼匀、粉碎,运到田里,绝对是饲养庄稼的好肥料。

那时候,买不起或买不到化肥的农民,就借助打火炕喂养土地,喂养庄稼。住平房时的前后院子有时也用废烟灰来肥壮土地,从中也体现出火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记得那时每逢家里淘火炕,我就把衣服脱个精光,只穿条短裤头,赤着身子往外搬运粘满灰烬的砖坯、灰土和一些杂物,常常弄得脸上,手上、胳膊上、腿上,浑身上下满是灰尘,就像钢从煤堆里钻出来一样。

东北火炕,温暖生命的心灵热土(原创)

东北火炕

如今的东北许多家庭已取缔了火炕,替而代之的是种类繁多的软床和“有神奇疗效的”水床。即使有火炕,也更改了原有的模式。虽然洁净了许多,但在我这蒂固根深的观念里,总觉得好像缺少些什么。

东北火炕,给我留下了无数个冬天里的温暖回忆。

真想再次回到火炕上躺一躺,感受一番火炕那炙热的温度。然后,仔细聆听有没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好热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