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金陵十二钗里,秦可卿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许多的遐想,从出场到死去中间跨度不过八回,她仿佛是匆忙出现,然后又急着离世一般。她的出身原本就是一个迷,而曹公又将她的死写得很扑朔迷离,似是有意在掩盖什么。

尽管在第八回介绍秦可卿之时,已经说明她本来是养生堂的一名弃婴,是秦业将她带走抚养长大,后嫁给宁国府贾蓉为妻。但秦可卿若只是一般女子,那确实有些不合理,以贾府这样的世袭之家,其长孙媳妇不可能出身无名。

以贾府这样的家族,其嫡系子孙所娶之正妻皆不是平凡之家,王夫人的大儿子贾珠娶的是国子监祭酒之女李纨。那么秦可卿背后是否也有大背景呢?答案是肯定的,她能够顺利的嫁入宁国府,又深得长辈们的喜欢,少不得有她背后的人在推波助澜。以我之拙见,秦可卿的存在本身就是贾府与义忠亲王府联手上演的一处好戏,在这背后有一个大计划,与金陵十二钗排名第六的妙玉有关,还与排名第三的贾元春有联系。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一、可怜金玉质--妙玉公主之谜

我以前文章有分析,妙玉的排位第六与秦可卿的排位第九的关系,初步指出两人是一隐一明,一个是隐藏得很深的真公主,而一个则是暴露在外的假公主。首先,妙玉的来历非常不凡,她正式出场是“元春省亲”前,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之时,将她的基本情况做了一个解说,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这段话透露了妙玉的家庭信息,还有她为什么来京城,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妙玉从小多病,她的家人给她买了许多替身,去替她修行,但是这些替身并没有起到作用,最后还是妙玉亲自入了空门才见好。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可红楼梦全书所云皆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这就表明妙玉的身份不可能这么简单,妙玉的判词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金玉质”谐音是“金枝玉叶”,这个词在古代通常就是指的皇家公主,此处明示妙玉是公主。

而在刘姥姥游大观园期间,妙玉的言行举动再次证明她出身不凡,她给众人品茶用的器皿皆是贵重的瓷器,且妙玉还看起不贾家这样的家族,在嘲讽贾宝玉之时,笑贾家拿不出她所珍藏的瓷器来,这可不就是在说贾家没有她家富有。以贾家的底子,是可以挤进中等家族之列的,可若是比贾家还大,那就只有皇族了。

再者妙玉的那首《世难容》里的“啖肉食腥膻,视绮罗艳俗”,此两句也是有谐音在里面的,前一句“食腥膻”其意指的是爱腥,后一句“视绮罗”,说的是对绮罗的视觉感受。两句话结合起来便是“爱新觉罗”。如此一点明,妙玉的身份不言而喻,这不就是皇家之人。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二、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秦可卿替身之谜

妙玉从小就有许多替身,而她的家人为她准备这么多替身的原因,无非就是想保护她,秦可卿就是其中安排得最为妥当的一个替身,让秦可卿光明正大的在宁国府生活,而且行事高调,一点也没有要隐瞒其“公主”身份的意思。这便是妙玉的家族所做的一件瞒天过海的事情,有意混淆视听来掩盖妙玉的身份,让秦可卿来为妙玉打掩护。

秦可卿死后,妙玉紧接着就登场了,曹公这样的安排,正是说明两人有紧密联系。而这背后又与贾家这个大家族有关,不论是秦可卿,还是妙玉,她们在红楼梦里面出现,都已经是生活在贾府了,一个在宁,一个在荣。

那么有两个疑问,妙玉为何会来到京城呢?而秦可卿为什么会突然死去呢?

以我之拙见,是秦可卿的死是为妙玉赢得了生机,只有秦可卿死了,才能够彻底的将真公主护住,将公主身份给带到坟墓之中去,这样就不会再引人注目,在秦可卿死时,贾府为她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还用了“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所用的樯木”,按说这样的物件只可用在皇室之人身上的,可贾家居然敢用在秦可卿身上,这怎么看都不简单。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薛蟠介绍说这樯木原本是义忠亲王要用的,只是他坏了事才没有拿去的,“坏了事”三个字很值得关注。首先,坏了事也就表明这位亲王失势了,但是以他的身份什么样的事情才能令他失势呢?那只能是参与夺嫡之争失败了,要不然以他皇家的身份谁能动得了他!

正因为义忠亲王失势了,所以妙玉才被转移到了贾府藏身,这也就有了贾府为秦可卿欲盖弥彰的办葬礼了,这位替身一死,真身自然是得到了保护。但这不免有些悲凉,也无怪秦可卿会发出感叹: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她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即便是身体上的病治好了,可也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命运。

三、贾元春封妃之谜

贾元春应该算是连接秦可卿和妙玉的中间人,正是因为她回家省亲,妙玉才正式的登场,借着元妃省亲,妙玉的出现并不会有任何突兀。因贵妃省亲需要尼姑做法事,而请妙玉亦是顺理成章,不会引起他人的怀疑。且在元春省亲当晚,还专门去妙玉的栊翠庵焚香拜佛,期间两者有接触是可以肯定的。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那么元春为何要在短暂的省亲期间,专程去拜见妙玉呢?我推测,这应该是在表示感谢!

元春的判词是: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自小被选入宫中做女史,她在宫中待的时间很长,缘何一朝就被封妃呢?这实在是来得太突然,若说是皇帝一见钟情之类的,那就不太可能了。古代皇帝封妃一般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元春的封妃也不例外。

一个很显然的情况是,以贾家的能力是没有办法帮到元春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宫里熬了那么多年也不见封妃,能够帮助到她的人,应该是另外的势力,而这股势力不是别家,正是义忠亲王府的助力,元春才顺利封妃。所以元春去见妙玉也是理所当然的。

四、贾府与义忠亲王府勾结

为什么说秦可卿是替身,妙玉是真公主?她们背后的人演了一出好戏

贾家帮助义忠亲王府藏匿义忠亲王的女儿妙玉一事原本不小,他们之间的勾结自然是引起了皇室的不满,而更为关键的是,贾家还间接的掺和了宫中争斗,贾元春虽然封妃了,但毕竟还是出生于贾家,贾元春之死经过红学家考证,她是死于宫斗的,准确的说是参与了夺嫡之争,但是她支持的势力失败了,还连累了自己的性命。

元春一倒下,便是宣布了这场夺嫡的结果,新皇上位,毫不留情面的就处理了贾府,对贾家进行了抄家,让贾家“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最后是什么都不剩下了,诺大一个家族顷刻间轰然倒塌。

贾家一是藏匿妙玉,二是与义忠亲王府的人勾结,如此两宗罪事自然是触怒了皇室,被抄家也是不可避免的。

回看元春、妙玉和秦可卿三人在金陵十二钗之正册上的排名三、六、九这三个数字之间原本就是紧密相连,她们的命运是纠结在了一起!

「作者:梦里闲谈。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每天为您带来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