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断舍离》一书想到的……

由《断舍离》一书想到的……

无意中在同事的办公桌上看到一本书《断舍离》,由于是在工作时间,就顺手翻了个扉页:“物质生活要做减法,精神生活要做加法……”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只谈精神不谈物质会让人觉得你很虚伪。特别是当下还在为了挣点碎银子养家糊口到处奔波的你,大谈精神世界会让人觉得你“有病”。看到《断舍离》这本书由日本稻盛和夫推荐的。顿时觉得似乎所有大谈特谈精神世界而忽视物质财富的人,都是已经拥有了大量物质财富功成名就或者曾经拥有过大量物质财富的成功的人,后来家境破落大彻大悟之人。只有当“精神”骑在“物质”的脖子上仰望,你的“精神”世界才会有真正的高度。所以物质财富就是精神世界的垫脚石,下面垫的越高,上面看得越远……

没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大谈生死,甚至连自己都会觉得肤浅可笑;没有真正拥有过名利的人说淡薄名利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自嘲;没有真正铭心刻骨地爱过一个人,而总是说爱情自己感觉的是如何的神圣令人向往,那绝对是对爱情操守的一种亵渎。

人生不经历物质财富,永远不会与真正的精神财富所遇见。一个每天走街串巷奔波忙碌于市的商人小贩,或者是起早贪黑整日忙碌于田间的农民,或者是每天穿梭在单位与家里的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们哪有时间或闲情逸致地感受书本上所谓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呢?他们有点空闲就想多休息一下,因为他们太累了,不是身累就是心累。

就拿金钱来说吧,一开始就能因为精神信仰而放弃金钱财富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因为物质财富越多,自由度就越大。就像曾经有句电影台词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去做什么。那么我们就捋一下逻辑:当我们不再为物质财富而劳心劳力时,我们才有可能才有时间去感悟和研究更深刻的精神世界。才能做点真正的“断舍离”:断开妄念,舍弃名利,离开喧嚣,回归恬静……

(西方哲学家尼采曾说:“人生就是一个欲望与无聊之间来回往复的钟摆。当欲望没有实现时,产生痛苦;当欲望满足后又无聊。”所有的精神世界都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下所产生的,越是经历过庞大的物质财富的人,一旦把思维方向投向精神世界会越有高度……即兴随笔,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见,不要误导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