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暑假里的徐州,烈日当空。

在泉山区的一座脚手架工厂内,21岁的李国安熟练地操作着拆卸扳手,从钢管上卸下连接扣。

而一周以前,李国安的双胞胎哥哥李国平也同样在这家工厂忙碌着。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李国平在脚手架厂工作

让其他工友感到惊讶的是,他们都还是大四的学生。

不久前,哥哥李国平被保送北京大学直博,弟弟李国安被保送至中科院硕博连读。

保研的学霸为什么要去脚手架工厂打工?

今天,我们走近这群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一起来听他们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

01

“硬核”直博双胞胎

“我俩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文章开头的李国平、李国安兄弟俩最近获得了“硬核”双胞胎的绰号。

戴着旧草帽在烈日下工作的照片和双双被保送名校博士的成绩,让网友不禁赞叹:“太励志了!”

而在这背后,是兄弟俩依靠知识从贫寒中走出来的一路鲜花。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兄弟俩和父母的全家福

李国安老家在江苏省丰县城关镇,出生以后,兄弟俩就跟着父母搬到徐州市区。

父亲原本在一家货运公司做技术工,母亲在县城一家皮鞋厂。

在兄弟俩3岁时,父母双双下岗。

随后,父亲开始在市区开出租,一直从业至今。

母亲在两兄弟上初中后,开始四处打零工,光在脚手架厂就工作了10年左右。

虽然家境清寒,但是父母在兄弟俩的教育上从不吝惜:报辅导班、买书、增加伙食营养,只要孩子需要,父母都会尽量满足。

爱好读书的父亲还擅长讲故事,兄弟俩成长过程中每一次困惑,父亲都通过一个个故事开导他们,鼓励他们。

父母的持续付出,在双胞胎兄弟俩身上一点点得到回报。

从小学开始,兄弟俩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

中学时两人就渐渐树立了学业目标。

在学习之余,两人的爱好也很丰富。

高考后,两兄弟同时拿到了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大学期间,两兄弟把学校的各种奖学金拿了个遍,哥哥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弟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学校里,两兄弟经常“组团”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屡屡斩获大奖。

从大二开始,兄弟俩就基本不向家里伸手,而是靠着奖学金、勤工俭学的补助金支付生活费。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哥哥李国平和母亲在工厂里的合影

在暑假顺利获得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保送资格后,兄弟俩都决定回家。

李国安告诉记者,在上大学前,他和哥哥经常去妈妈工地帮忙,这一次回来,才发现他们有好几年没来过母亲工作的地方。

“妈妈的腰不好,工作一天回家常常直不起身。”

“哥哥说赚钱是其次,我俩只有在工地上,才能亲身体会妈妈多年的辛苦付出。” 李国安说,父亲为了他们兄弟,操劳了半生,“我和哥哥想通过努力,尽快让爸爸摆脱生活的负担,重新回到青年时代,去找回曾经的很多梦想。”

02

王心仪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河北女孩王心仪,在2018年的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好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此前写下的一篇“感谢贫穷”的短文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王心仪

王心仪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妈妈体弱多病,只能在家照看农田和孩子,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姥爷。

她有两个弟弟,当时大的即将升入高三,小的还在上幼儿园,一家六口全靠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外出做零活补贴家用。

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承担起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喂鸡放羊,采摘棉花,春耕时还会帮妈妈下地犁田,她在前面拉,妈妈在后面推……

生活不易,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是积极向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王心仪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回答。

尽管家境贫困,但天生乐观的她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各种奖状、证书贴满了墙壁,还经常在全校师生面前代表高三学子讲话:

“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

高考后,她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当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门口时,她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让妈妈把信封里里外外拍了个遍。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这个18岁的女孩,面对姥姥的患癌去世、上学之路的艰难、同学对自己衣着的嘲笑,在文章中通通化为了两个字——“感谢”,宾语是“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这篇“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一经发出,感动了许多网友↓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文章虽名为感谢贫穷,女孩字里行间感谢的却是一路奋斗、倔强不屈的自己。

这种热爱生活、勇于奋斗的态度,在人生过程中收获的宝贵成长,是真正值得感谢值得骄傲的宝藏。

03

林万东

“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2019清华大学本科新生的开学典礼上,3800余名新生齐聚综合体育馆。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了一个名字——林万东

7月24日,清华大学的一纸捷报,辗转2300多公里,抵达云南宣威市阿都乡的贫困考生林万东手中。

双胞胎保研北大,不忘帮妈妈打工!懂得努力的孩子,命运不会亏待

林万东

在2019年全国高考中,林万东收获了理科713分的好成绩,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被该校自动化系录取。

林万东家里有姐弟三人,父亲因病不能干重体力劳动,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母亲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砖背沙。

承受着几倍于寻常家庭的压力,这个即将有两名大学生的农村家庭没有被击倒。

心疼父母的劳苦,林万东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里减轻负担,同时也为大学生活攒点学费。

高考结束后,林万东曾去到昆明的一处工地陪母亲一起打工。

“一天的工作下来,我的双手已经完全使不出力气,然而妈妈告诉我,今天我的工作量甚至只有她平常的三分之一。”

他在日记中写下:“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04

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从贫困中走出来的孩子最真实的体验。

对李国平李国安两兄弟、王心仪、林万东和千千万万寒门子弟而言,高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或许也将成为一家人新的起点。

“感谢贫穷”背后,是战胜贫穷、改变命运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贫寒中的奋斗之路,让人们看到执着的希望。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贫困中没有迷失自我的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命运。

未来即使有诸多不期而遇的困难,但有着这一份乐观向上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带着全家走向幸福。

多年来,国家也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力以赴,持续努力,为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畅通向上的渠道。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一条不变的真理是:

无论出身如何,命运不会亏待努力奋斗的每一个人。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