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为何不以正统方式教导宝玉,而任由其作妖?

白天你不懂爷的黑


不止是贾母,贾政出差几年回来,也“不再以举业逼他了”。

原因无他。走出家门,见了世面,见识不再局限于贾府的四角天空了。贾政意识到,读书考科举做官不是唯一的路,再看宝玉,便有了该有的光彩:“虽有正言历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股风流去……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

也不止是男儿的教养突破了正统。女儿们的所谓正统思想,也一样在被冲击着!宝钗严格遵循“珍重芳姿昼掩门”的规矩时,宝琴早已把大好河川都游遍了!

探春慨叹“偏我是个女儿家,一步也没有我多走的”。但真真国那个女孩子,早环佩叮当的站在海边,手握倭刀做生意了!

……

贾府积阖难反,败局已然注定,再无转圜了!

但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里,曹公终究存了慈悲。

所以,他送探春远赴海外,遣巧姐儿织布纺棉,也算是黑暗中的一缕希望了!


悠然庐


这就是老人带孙子的结果。

《红楼梦》里,贾政嫡出的儿子有两个,一个是贾珠,可惜早逝,留下了一个寡妇李纨和小儿贾兰;一个是宝玉,他是衔玉而生,打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玉,尤其受到贾母的喜爱。

而宝玉长大之后,眉目如画,脸如满月,贾母甚是宠爱,让宝玉就住在在自己屋里的碧纱橱里,还把自己身边的大丫鬟,叫袭人的,派到宝玉身边服侍。

这宝玉长大,整个一混世魔王,不喜欢功课,就喜欢看杂书,还喜欢在女儿堆里厮混,吃人家脸上的胭脂。

他的父亲贾政看他年龄大了,想要管他读书,但是贾宝玉一读书就犯晕,几次想要狠狠教育,却被贾母拦住,甚至贾母还为此大骂儿子贾政和王夫人。结果,宝玉本身诗才不错,颇有急智,由于贾母的纵容,成了典型的“福贵闲人”,文不成,武不就。贾母死后,贾家败落,宝玉最终做了和尚,不知所踪。

这种事放在也有类似的例子,慈母多败儿,而祖母亦是。

我邻居家一个小女孩,比我大儿子大两岁,长得眉清目秀,甚是可爱。这里就叫她小迪吧。

小迪的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年也回家不了几次,而她妈妈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厂子上班,也是忙得很。于是小迪就跟着她外公外婆生活。

刚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小迪挺好的,慢慢发现不对劲。喜欢偷东西,跑到我们家,拿着家里的零食就吃,还拣好的,看到家里的玩具,有的时候还藏在怀里想拿走。

有一次,我儿子买了一只玩具鸟,长得跟真的一样,还会叫,结果小迪发现了,就趁我们不注意拿走了,我们赶过去要回来,结果她就吵着外婆要买。外婆说明天买,不依,一边大哭,一边在地上打滚,还叫着她外婆的名字大骂。

由此可见,隔辈带孩子问题多多,一是无限度的宠爱,不管小孩子多不合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

《虎妈猫爸》里,赵薇和佟大为的女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是纵容,不严格要求。

《红楼梦》里,贾母就是如此,如果没有她的纵容和无限度宠爱,贾宝玉不会一个诺大的少年,动不动摔玉。还由着他自己的性子,只读些闲书。

而相反的例子,就是贾兰。

贾兰由于父亲贾珠早逝,从小被李纨逼着从小苦读,终于学有所成,贾家败落,幸好贾兰认真苦读,后来考科举,后来当了官。对贾家的中兴,起了重要的作用。


木子君的小屋


贾母对宝玉的确可谓是溺爱,但这个溺爱是否就到了无原则的地步呢?还需要细细分析这位老祖母为何会格外宠爱这个小孙子。

1、宝玉长得好,招人爱

是的,这点是很重要的,虽然《西江月》词中说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虽然通篇都是贬词,但也不得不承认,宝玉确实“生得好皮囊”。他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如桃瓣,睛若秋波。”

除了生得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宝玉和他爷爷长得很像,清虚观打醮一回提到:

(张道士)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众多子孙中,唯有宝玉肖其祖,见到一个酷似自己丈夫的孙辈,贾母怎能不对其疼爱有加呢?

2、宝玉聪明且知礼

人人都说宝玉不爱读书,被惯坏了,焉不知这也是作者的春秋笔法。

宝玉不爱做科举必备的八股文章,不等于他不学无术,虽然在大观园诗社里宝玉次次落第,但是宝玉的文才其实是很高的。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中宝玉的才华几乎可以说秒杀贾政身边一干老学究和清客。无论是题匾额还是对联,可以说文思巧妙,才如泉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另外,宝玉虽然“性情乖张”,但其实很懂礼法,书中有个细节,贾政到外省任学差,书房门天天锁着,宝玉经过父亲的书房门口,仍然下马步行,身边有仆人说老爷不在不用下,可宝玉说

“虽锁着,也要下来的。”

说明宝玉是个很懂礼的孩子。而且宝玉可能因为得到了更多贾母的关爱,所以他无论对长辈的孝顺还是兄弟姐妹的关爱也多是出于真心,比起贾府父子兄弟之间太多各怀鬼胎的关系要纯真了许多。

3、贾母的教育理念

贾母本身是个很有趣的老太太,她虽然不懂诗书,但对音乐、饮食、穿搭方面都有比较高的生活品味。

她身边调教出来的丫头个个聪慧,她喜爱的人如凤姐,黛玉、晴雯都不是传统意义上老实刻板之人,都具备鲜明的个性。

从她内心是不赞同贾政式的棍棒教育的,不仅对宝玉,她喜欢的女孩子也都是聪明伶俐有个性的 。

贾母对宝玉,有祖母隔代亲的溺爱,而更多的是愿意让孩子们释放天性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