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样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聿剑培训师


明德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意是,“大学的道理,在于修明、彰显自己与生俱来的德性,在于推己及人,在于达到最合理的立场和效果。”

《大学》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学习知识、砥砺品格、掌握本领,为的是为大家服务!

“明明德”

我们自己本身是具有德性的,在忙碌的生活、繁琐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断的修养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光明内心不失光明、人格不失堂堂正气、处事不失原则!

“在亲民”

我们做好自己是基础。做好自己才能有真正的担当!推己及人!我们的价值在于做好自己、帮助他人也成长、提高!我们一起进步才有真正的价值!

“在止于至善”

我们做人做事,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具体的选择和作为!以求做到最合理、最有价值!

我们必须将自己的品德修养好!这是所有的基础和根本!是我们应该不断的用心用心再用心的根本所在!


聿剑培训师


重读《大学》,共享文化美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道者,特指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要具有美好而又光明的品德,更有光泽的思想德行,弘扬光大于社会,从而让天下归位于一个光明的风尚和共存状态。

大学之道,在“亲民”

亲者,通新,即使天下人革旧更新。在通识光明美德的追求归宿是:达到一个推陈出新,剔除陈旧的陋习,腐朽老化的思想和弊病,发现和开拓出新的观点想法,及更新的思想状态与境界。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者,到达。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大学》,其熠熠生辉的文化内涵,基于以下几点:

其一,人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在于如何鼓励天下人积极克服和革除自己身上之旧习,追求优秀和卓越,至臻尽善尽美。彰显人性的光辉美德,亦即大学主旨之一。

其二,知道即求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至善,然后才能确立人生志向与追求目标。只有志向立身,人的心性才能达到宁静状态,方能宁静以致远,才能屹立不乱,才能稳如泰山,才能深谋远虑,方能思虑精详,而后才能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亦即大学主旨之二。

其三,弄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解了世上万物的夲源,夲末始终,即可谓“得道”。古人,想要使美德彰显天下,即从“我"做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而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为?那就要“净心",即洗净灵魂,驱除邪念,夯实诚实品格,如何才能达到驱除邪念,建立意念城实呢?那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法宝在于:努力钻研,穷究事物的夲源和原理。即大学主旨之三。

综述,一个人若心襟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就必砥砺前行,锤炼自己的卓越品质,构筑自己的人性魅力,陶冶完美的道德情操,超越自我,成就完善品质与美德。同时,要约束自己的亲属与家人,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管理别人和社会。才能净化社会风气,弘扬和光大正能量,以达到国泰民安,民富国强,成就太平盛世,成就时代辉煌!

以上为笔者读《大学》心得与浅见,不足之处请指正。与大家分享,谢谢关注!





执着的河


一.概念

1.道:宗旨,纲领。2.明:第一个‘明’,动词,彰明,显发。3.德:德行。4.亲:更新。5.止:有达成和维持之意。6.至善:最完善圆满的境界。

二.回答

这段话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是:发扬天固有的光明正大的德行,使人民受到感化,成为新民,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