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載“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怎樣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

聿劍培訓師


明德至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意是,“大學的道理,在於修明、彰顯自己與生俱來的德性,在於推己及人,在於達到最合理的立場和效果。”

《大學》開宗明義,告訴我們,學習知識、砥礪品格、掌握本領,為的是為大家服務!

“明明德”

我們自己本身是具有德性的,在忙碌的生活、繁瑣的生活中,我們要注意不斷的修養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以使自己的光明內心不失光明、人格不失堂堂正氣、處事不失原則!

“在親民”

我們做好自己是基礎。做好自己才能有真正的擔當!推己及人!我們的價值在於做好自己、幫助他人也成長、提高!我們一起進步才有真正的價值!

“在止於至善”

我們做人做事,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時間、地點、人物,進行具體的選擇和作為!以求做到最合理、最有價值!

我們必須將自己的品德修養好!這是所有的基礎和根本!是我們應該不斷的用心用心再用心的根本所在!


聿劍培訓師


重讀《大學》,共享文化美妙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道者,特指一定的人生觀,世界觀,政治主張和思想體系。要具有美好而又光明的品德,更有光澤的思想德行,弘揚光大於社會,從而讓天下歸位於一個光明的風尚和共存狀態。

大學之道,在“親民”

親者,通新,即使天下人革舊更新。在通識光明美德的追求歸宿是:達到一個推陳出新,剔除陳舊的陋習,腐朽老化的思想和弊病,發現和開拓出新的觀點想法,及更新的思想狀態與境界。

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

止者,到達。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大學》,其熠熠生輝的文化內涵,基於以下幾點:

其一,人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在於如何鼓勵天下人積極克服和革除自己身上之舊習,追求優秀和卓越,至臻盡善盡美。彰顯人性的光輝美德,亦即大學主旨之一。

其二,知道即求真所達到的最高境界,即至善,然後才能確立人生志向與追求目標。只有志向立身,人的心性才能達到寧靜狀態,方能寧靜以致遠,才能屹立不亂,才能穩如泰山,才能深謀遠慮,方能思慮精詳,而後才能達到善的最高境界,亦即大學主旨之二。

其三,弄明白事物發展的規律,瞭解了世上萬物的夲源,夲末始終,即可謂“得道”。古人,想要使美德彰顯天下,即從“我"做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而如何提高自己的品德修為?那就要“淨心",即洗淨靈魂,驅除邪念,夯實誠實品格,如何才能達到驅除邪念,建立意念城實呢?那就是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而獲取知識的法寶在於:努力鑽研,窮究事物的夲源和原理。即大學主旨之三。

綜述,一個人若心襟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就必砥礪前行,錘鍊自己的卓越品質,構築自己的人性魅力,陶冶完美的道德情操,超越自我,成就完善品質與美德。同時,要約束自己的親屬與家人,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管理別人和社會。才能淨化社會風氣,弘揚和光大正能量,以達到國泰民安,民富國強,成就太平盛世,成就時代輝煌!

以上為筆者讀《大學》心得與淺見,不足之處請指正。與大家分享,謝謝關注!





執著的河


一.概念

1.道:宗旨,綱領。2.明:第一個‘明’,動詞,彰明,顯發。3.德:德行。4.親:更新。5.止:有達成和維持之意。6.至善:最完善圓滿的境界。

二.回答

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學》的宗旨是:發揚天固有的光明正大的德行,使人民受到感化,成為新民,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