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西瓜20塊錢“一麻袋”,在城市裡西瓜價格是否依然“親民”?

農人顧流芳


農村西瓜一麻袋,城市裡西瓜不親民?

眾所周知現在城市裡的城管、物流、場地人工等等都是一大塊費用,這就增加了西瓜的另售價格;農村種西瓜的瓜農都是地頭賣給商販,20元一麻袋的瓜基本都是大棚的二茬瓜,或者是地膜瓜;說實話,其實現在田裡的上市西瓜才吃著甜,因為它屬於露天的,正常自然生長的西瓜!

看看下邊西瓜的圖片,就是上午在我村子的瓜田裡拍的。





豆點札記


今天我剛剛買了一個西瓜,15.2斤,花了45.6元。我問她們皮都有5~6斤,可以除皮不,她們講不可以。我要是挑兩個大點的,給100塊我還怕不夠錢了!


我有個同事的弟弟,他今年種了幾畝田的西瓜,不是大棚瓜。這個時候才剛剛上市,可是西瓜價格低得可憐,四五毛還是自己去挑大的好的,小點的更便宜。

這樣瓜農和超市之間的價格就相差六倍(我知道西瓜品種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好品種的西瓜賣得更貴)。為什麼價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從瓜農——收購商——超市——消費者。瓜農,收購商,超市三方都說都沒有賺錢,這個錢是誰賺了呢?小趙就和大家捋一捋,瓜農除去成本(種子、肥料、人工等等),價格還不是瓜農說了算,還要被市場行情左右。收購商,人工搬運、車的運輸、西瓜的損壞、批發市場的門面都除去的話,也確實沒有掙多少錢。超市,店面、運費、人工也是一樣,都是叫苦沒有錢賺。都是忙來忙去,錢都在運輸和人工上了。

現在我們直接去瓜地,買的是瓜農的出貨價,那個是不包運費的,真的買20塊錢的西瓜,是可以買一大袋子,背都背不動。中間省去了兩道環節,拿的也是最原始價,肯定便宜。



我是常德農村小趙,所講的都是個人意見,如有哪位老師有不同見解,歡迎指教!


常德農村小趙


懷念6O一7○年代,那時候我們農場種植的農作物小麥,玉米,西瓜,甜瓜,那時候沒有地膜,化肥很少見,大多數用的是農家肥,很多農田實行伏翻休閒,那是時糧食產量不高,西瓜產量好的地塊4噸左右,那時候西瓜,都是無公害,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選擇種植西瓜的地塊,生長著茂盛苦豆子,芨芨草,腐植質含量很高的荒地,種出來西瓜又大又甜,皮薄沙壤,吃完西瓜後,手上嘴上粘粘'的。

每年到8月份,西瓜熟了,城裡的各單位汽車拉著煤碳來換取西瓜,卸下煤碳,裝上西瓜運往城裡,單位的職工每戶分2麻袋西瓜,解決了職工吃西瓜的問題,價格真是親民價,也解決了農場職工冬季取暖問題。

現在西瓜進城,在農貿批發市場,經過幾道手,西瓜價格品質,都無法與以前比擬,價格也較貴,再也沒有6一70年代那場景了。





2868173650924大新疆


農村的西瓜20元一袋,放到城市也許一個西瓜就能買到20元。

農村西瓜地生產西瓜屬於一級供應商,但是商人去地裡批發是需要人工人力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物價也越來越高。運輸成本增加,貨車司機運輸商品,機器的消耗,加上車要加油,近年來車油價格不斷上漲,這一切都會算在運輸成本中。一般貨車運輸需要兩個司機,這相對來說都是需要成本的!

一般來說,西瓜拉進城市以後不可能直接就能銷往各地,這就需要有專門的存儲場所,而西瓜需要存放的環境必須陰涼通風,所以場地也就是一部分成本,其中運輸過程難免會有損壞,按理不該算進成本,但是商家也需要吃飯啊!

經過重重的手續最終才能流入市場,所以西瓜不可能再按照原始價格出售,那樣是虧本的!除非直接去地裡買西瓜!

講農村人的故事,談農村人的生活,我是老陝,期待你的關注!


老陝鄉村


很高興回答樓主的問題,個人見解望採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86000013d8a9b2af86\

思姐創業記


你說的麻袋是10kg裝的嗎?

現在這裡也是20元一麻袋;

但麻袋小了點,是3kg裝的。

早牌的麻袋大點,是4kg裝的。

現在的麻袋越來越細了;

反正單價不變;

都是20元一麻袋。


荷村公


城裡人賺錢多消費自然高:在說農民想讓城裡人吃上好瓜便宜瓜也進不去啊:城裡人是啥貴就愛吃啥:這樣有面子:顯得高貴:比農村人更有優越感:那感覺好極了:


秦俑155750910


我們種的西瓜是自己吃的,不賣!


用戶4609319885680


農村市場也賣五至八角斤,一袋也得五十幾元呢。


富水河畔一小玉米142


什麼親民農村的瓜三四角一斤城市還是一元多一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