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源遠流長

中国武术,自有其雏形始,在华夏大地上绵延发展了数千年,深深地植根于广大民间。武术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它在长期的发展中,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浸透着传统文化的睿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综观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围绕着各种形式的武术,用词名目繁多。如西周以前有拳勇、手搏、角力等称谓,春秋战国时期曾出现技击、相搏、手战、武艺、角抵等名称。自汉以后,武艺、技击被广为采用,其中也包括骑射、击刺与徒手格斗在内的军事实战技术。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中,有诗句为“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意即停止武战,发扬文治;后来逐渐演化为强身之术的专门用语,清末民初开始广泛应用。1926年被正式定名为“中国武术”。时值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国内一度兴起提倡“国粹”的思潮,武术也被誉为“国术”。当今,在台湾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中仍沿用“国术”这一名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民族体育项目明确称之为“武术”。

古往今来,御敌防卫对于无论哪一个国家、地区,或哪一个民族,都是共通的本能。因此,技击术也就不只是某一国家或民族所独有。人类的防卫意识与认知水平决定了技击术在缘起之初近乎相同,只是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性格造就了不同的技击术。长期以来,华夏民族在其独特的文化环境中,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民族习性,历经历代习武者的揣摩研究,千锤百炼,方才形成了富有民族性格的技击术——中国武术。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武术是古代军事战争一种传承的技术。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亦可以防御敌人进攻。习武之人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引领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教化(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

武术,拥有消停战事、维护和平的实力。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止戈为武。武,是拥有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实力。修习武术,是让人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

武术精神表现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武术各门各派,创造的各种拳法剑法,多的数不胜数,还有一些仁人志士,凭借自己的习武经验和聪明才智,悉心研究,大胆创新。武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积淀,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后人要想学习它也不得拥有执着的探索精神。 武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爱国精神。很多武功高强的人和普通的练武者,都是以匡扶正义和保卫国家为目的的,止戈为武,中国武术追求的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多层次的和。


所谓武德,即是崇德扬善,指习武者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其实本质与核心是对习武者的一种内在的制约机制。主要表现在仁、义、礼、信、勇等方面。中国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强调“未曾习武先习德”“学拳应以德为先”“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等思想观念,说明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以传统武术道德修养观来指导习武者,可达到“德”与“艺”统一。武德中的修养主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在于改变自己,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

时间的洪流奔腾而下,技艺的外在形式总会有所改变,不变的是支撑它们的精神内核。而这,才是"传承"的要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传承中华文明就在持之以恒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