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起起飛

我是一个着迷于产品和运营的技术人,乐于跨界的终身学习者。欢迎关注我哟~

每周五早6点 按时送达~

我的第「127」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

今天恰好是农历除夕,我先给大家拜个年。

之前在1月1日的时候有过一波年终总结的热潮,由于恰好我当时身边事情比较多,没能抽出时间来进行回顾和复盘。索性放到这次农历新年来写写。


就先聊聊这个公众号吧。

这一年,我的公众号总算少许有些气色,第一天的阅读数开始稳定在400以上了。说句大实话,真不容易。

从1月14日新榜发布的与微信公众号相关的报告来看,整个公众号领域的「阅读数」、「在看数」两指标连续两年下降。前者在19年同比下降24%,后者同比下降50%。

并且,18年还在发文的号,在19年已有15%停更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今年的文章阅读数大约翻了1.5倍,在看数也差不多翻了1.5倍,毕竟还处于刚过了起步阶段的爬坡期,增长率相对会高一些。希望明年可以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粉丝数的话,19年年初的时候预期是翻1倍,实际这一年下来增长了2倍。


2020,一起起飞

可能有些人要问了,为什么现在公众号的热点过了,大家都去玩短视频了,你还要坚持做公众号呢?

因为我一直坚持想分享一些有价值、对大家有帮助、有启发的内容,而不是快餐型,看过算过的内容。

而衡量一个内容的价值到底有多大,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信息密度」。

信息密度:指站在用户角度,在单位时间内,看完同等量的内容,用户认为获得有价值信息的量。


很明显,文字的信息密度是最高的。因为相同的内容,用文字呈现出来,你看起来只要5分钟的东西,用视频或者音频的形式,时间会更长。

而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所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节约大家的时间,这是我努力想提供的另一种价值。


从上面提到的那份报告中,我还发现77.6%的号是月更,这么看来我这周更还算是比较勤快的,哈哈。

但是,竟然有1.5%的号能做到日更。这对我这个用业余时间写写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更新频率。不过,我还是会尽量会在一周一更的保底水平之上多更几篇的。

在自己的工作方面,明年已知的任务和工作强度相比今年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可能会进一步压缩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按照目前创作方式,更新压力还是蛮大的。

我的一个想法是,后续可能会多尝试写一些随笔,内容来源于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所引发的思考。因为这种形式的创作会有很多叙事的内容在里面,可以减少查阅官方资料、学术论文等等大量的时间。


对了,今年这个号也开始帮我创收了,虽然收入不多,但是这就是一个之前有提到过多次的「正反馈闭环」的开始。

我会坚守的原则是,不过度消耗你对我的信任,所以接推广的品质、频次、我会严格控制。


再来聊聊工作方面。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国际上还是我们国家,经济形势不是太好。这是社会发展自然演变的一个周期性问题,因为之前一批新技术所引发的创新动能正在逐渐消失,需要等待下一个有突破性,足以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新技术诞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Z哥所在的企业也承受着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所以这一年我在团队管理上尝试了多种方式,来提升团队的投入产出比。目前来看,这个结果比预期的要差一些,并没有全面开花,但是在多个局部还是看到了很明显的改善。

所以我可以厚脸皮的说,这一年我对所在的企业负责到位了。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大家看到我写纯技术的文章少了,个人成长、职场类的文章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因为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这些方面,技术方面的确无暇顾及了。

不过技术也没有丢掉,只是换成以浅尝辄止的目的去扩大我的知识广度,深度上目前暂时先放下了。

如果你是一位技术管理者,或者以后将想要成为一位技术管理者,我也建议你,技术不能丢,但是广度一定要跟上。


差不多就聊到这吧。祝大家新年快乐,鼠年发大财~


推荐阅读:

也可以「关注」我,带你以技术思维看世界~

想更进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欢迎「搜索微信公号:跨界架构师」。

内容包括: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个人深度思考。

更多原创精品,欢迎加入小圈子,请戳【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