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有什麼問題?

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有什么问题?


2月底,针对舆论漩涡中的方方封城日记,我们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它为何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文章中写道:“围绕方方的日记形成了一个两极对立的舆论场,她自己也陷在漩涡里面难以脱身,被推上‘神坛’的同时承受着不应承受的责难。”


本以为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随着3月25日方方宣布日记完结,随着网民火力都转移到了海外,方方日记将会退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方方日记即将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再一次被“骂”上了热搜。


有人质疑8月份即将推出的外文版,是一颗预谋已久的子弹。在他们看来,不选择在国内出版而要“墙外开花”,显然也是“别有用心”。


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有什么问题?

尤其是英文版故意用“来自疫情源头的报道”这样的副标题,德文版页面用“证明了短时间内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灾难的根源”这样的宣传语,更是让不少国人义愤填膺,声称这是在舆论战场上明目张胆向敌人“递刀子”。


还有人统计了方方日记中“医生朋友、听说、记者说、看到”等道听途说类词汇的频率,认为这样一份充满了二手信息、小道消息的记录,却被当作武汉一线的真实记录,为海外的偏见推波助澜,令人痛心疾首。


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有什么问题?

昨天,风口浪尖的方方在接受学人Scholar的专访中,公开回应了日记出版引发的争议。针对日记何以没有先在国内出版的质疑,方方表示“国内本来有十多家出版社想要出版此书,但是因为部分人的叫骂,目前所有国内出版社都不敢出了。”


对于出版商耸人听闻的副标题和宣传语,方方表示“现在的销售商在促销,或许会有言论走偏的问题。我没有外文阅读能力。但这些都可以及时纠正。目前已经协商好,要求这些文字必须先给翻译看,然后交我确认。”


然而,反对者们并不会就此满意,即使是更加理性温和,承认方方有在海外出版日记自由的人,仍然认为其中有大可商榷之处。


换言之,方方的日记当然可以出版,问题在于如何出版,应该以何种标准出版。


这就涉及方方日记的文本性质,在她自己眼中,在支持者和反对者眼中,在本国读者和外国出版人眼中,这些文字的性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在一篇借古讽今为方方辩护的文章《鲁迅,你凭什么出日文版日记?》中,作者就“故意”把《狂人日记》混淆为“你(鲁迅)的日记”,显然是把方方日记视为同样的“日记体”文学创作。

方方也在微博上转发了一篇将《方方日记》与《日瓦戈医生》相提并论的文章,其中写道“西方知识界关注的兴趣点,是《日瓦戈医生》所讲述的个人在时代中挣扎的命运,他们更愿意从文学本身的角度看待这部著作。”


然而,从预售页面中可以看到,《方方日记》在美国亚马逊被归入“政治与社会科学”分类下,在德国亚马逊则属于“政治与历史”,出版社的介绍也突出了这本书的纪实性,视之为疫区一线的民间记录。


在第59篇日记《所有的疑问,都无人回应》中,方方写道:“这是我在疫情中的一份个人记录,属于纯粹的个人记忆。而最初时,我甚至不觉得这是日记。只是后来,这份记录,变成了一日一记,别人说它是‘日记’,我也就没有表示异议。”


在昨天的回应中,她再次重申之所以最后“走样”成了日记,正是由于被封微博、被攻击之后产生的“老子偏要说”的逆反心理。从一份纯粹的个人记录,在滚雪球般的舆论漩涡中演变成一份公共记录,个人感受、集体情绪、时事点评、政策献言的综合体。


这样与现实、舆论紧密贴合互动,一边写一边与构陷者战斗的写作实验,不仅是方方写第一篇时始料未及的,更是社交网络之前的作家所无法想象的。


文学性与纪实性,私人性与公共性,个人感受与集体情绪,在方方的日记中已经难分彼此,不同视角的人群都可以看到自己以为的面向。


就连方方自己对日记的定位也充满了矛盾摇摆,一方面她屡次强调这是私人记录,“一个人受困家中,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另一方面,面对真实性质疑,她又毫不退缩地表示“那么多人说我里面是谣言,其实没有谣言,全是真实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以查证到。”


如果只是受困一隅的私人记录,她原本无需保证日记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件事都滴水不漏、严谨无误。然而,她也很看重这份记录的历史价值,宁可“毫不退缩”地为其背书,这就很容易就被人抓住把柄。


以此为标准,一旦从网上落在纸面上,即将被出版的方方日记理应受到更严格的审视。有一种观点就认为,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没有问题,但需要做事实的解释和内容的订正。


这一派以五岳散人为代表,他认为:“日记这种文体是一种即时性的微观历史记录,如果保存在自己书桌里,或者哪怕是在网上留存,作为原始样本的记录是没问题的。一旦需要出版,原本的文字或许不用订正,内容必须要加注释,标注某些事件或许是日记作者误记;有些事件有争议;有些事件结果如何。”


不仅如此,虽然方方在采访中表示在日记中“很详细地写到了后期湖北换帅之后的各种举措。写到了疫情是怎样得到有力的控制的。这些人如果看了我的日记,会明明白白地看到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


但海外出版商的宣传却无视方方日记的这种“丰富性”,为其打上“揭露祸端”的标签,对于自己作品的被曲解,方方并不能用不懂外文推卸自己的责任(目前,英文版的副标题已经改为“来自一座被隔离城市的报道”,但德文版预售页面的宣传语仍未修改)。


至于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的速度,其实大可不足为奇。国内出版周期虽然普遍漫长,但只要有了绿色通道,反应速度相比海外毫不逊色。


方方日记在海外出版有什么问题?


大家可以去查一下《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这本书,2月3日开始策划,2月14日就得以出版,前后只用了不到12天的时间。而且,还是中英文同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