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的勝與敗:陸軍擊潰第三次反法同盟,海軍折戟特拉法爾加

为了浇灭法国大革命的焰火,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国家联合起来向这个变革中的欧陆大国发起了挑战,从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成立开始,欧洲大陆上共成立了七次反法同盟,反法同盟的性质也由最初的反对法国大革命变为了欧洲大国争夺欧洲霸权地位的战争。

在这七次反法同盟中,都离不开一位核心人物,那就是拿破仑,他在击败第一次反法同盟时,他是督政府的一名将军,他在击败第二次反法同盟时,他成为了执政府第一执政,而当第三次反法同盟成立时,他已经加冕为了法国的皇帝。拿破仑在与反法同盟的作战中进行了许多经典战例,就第三次反法同盟来说,拿破仑在乌尔姆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这些陆战中大获全胜,但也遭遇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惨败。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拿破仑·波拿巴

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同时在陆海出现了奥斯特里茨战役和特拉法尔加海战等经典战例,这在其他几次的反法同盟战争中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今天来聊聊第三次反法同盟期间的事。

1802年3月25日,《亚眠和约》的签订在法国顺利进行,这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的解体,拿破仑的军事行动给饱受革命和战争疮痍的法国带来了恢复和发展的短暂和平。《亚眠和约》并不能带来长期的和平,这只是短暂的休战,拿破仑深知这一条,所以他要利用短暂的和平时间发展法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政的治理和发展国外殖民地。

拿破仑深知英国人的强大离不开其广阔的殖民地,所以其目标就是不断向海外殖民扩张,恢复法国以前的殖民地位。在《亚眠和约》中有一条规定,那就是英国必须归还他们在印度和西印度群岛所占领的原法国殖民地,而且从埃及和马耳他撤军。拿破仑利用《亚眠和约》不断在地中海扩张势力,并且还在印度建立起了殖民地,这是英国人所不能容忍的,作为依靠海外殖民地生存发展的“日不落帝国”,他们感受到了拿破仑的挑战,他们必须要解除法国的威胁。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拿破仑·波拿巴

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成立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拿破仑称帝。事实上,拿破仑所担任的第一执政并不是拥有绝对的权力,还是会受到一些限制,他在主观上渴望能够获得绝对的权力,所以在雾月政变后他强硬地修改了西哀耶斯拟定的宪法,将权力集中到第一执政身上,接着又通过全民投票终身担任第一执政,这可以看出拿破仑的权力野心。

拿破仑未选择称帝,是因为还没到合适的时机,但在1804年初,这个机会来了。当时保王党策划了一起暗杀拿破仑的行动,但是事情败露,拿破仑当机立断逮捕了参与暗杀者,并且逮捕了保王党的重要人物当甘公爵冠以参与暗杀之名处决,有力地打击了保王党势力。

为了打击保王党势力,参议院恳请第一执政即位皇帝,改共和制为帝制,这正合拿破仑的心意,但他还是谨慎地回复参议院将此事交给法国人民来决定。拿破仑的威望在当时的法国人眼里不言而喻,拿破仑这几年来的成就使其成为了法国人的救星,现在法国的命运掌握在拿破仑手中,1804年5月,人民公投以三百万多票同意对上千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了拿破仑称帝的议案,之后拿破仑这样说道:“你们认为这个称号对于国家的光荣有作用,我就接受它。”可见拿破仑在当时法国的威望之高。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世界名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拿破仑称帝后不到一年,英国和俄国就于1805年4月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同盟,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正式形成。拿破仑早已做好了战争准备,因为他知道英国和奥地利是不可能安分守己的,新的一轮战争也即将拉开帷幕。这场战争中普鲁士并未真正参与,而且拿破仑也在正式开战前和德意志的一些邦国进行了交涉,确保他们支持法军的作战。

10月初,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和奥地利军队在多瑙河附近展开了战斗,奥军的实际指挥者是麦克老将。10月2日,战斗正式开始,法军在接下来十多天的作战中几乎非常顺利,奥军则节节败退,到13日时,麦克指挥的奥军就被法军彻底围困在了乌尔姆(位于今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虽然法军包围了奥军,但由于骑兵指挥官若阿尚·缪拉(拿破仑的妹夫)没有听从拿破仑的指令,致使包围圈出现了一个口子。缪拉的错误被麦克发现,他下令从这个口子突围出去,但没想到的是,麦克被拿破仑派到奥军的奸细忽悠了,拿破仑的奸细使其相信法国发生了叛乱,拿破仑会撤军回援,趁麦克被忽悠的这段时间,拿破仑派军填补了缪拉的口子,彻底包围了奥军,当麦克发现时已经太晚了。10月20日,麦克率领着三万余名法军向拿破仑投降,拿破仑取得了乌尔姆战役的胜利,维也纳的大门已经向他敞开。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若阿尚·缪拉

在这里插入一段海军的战事,虽然陆上战场是主要战场,但是海上也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海战,这就是特拉法尔加海战,这场海战与陆地上战无不胜的法军反差巨大,法西联合舰队遭到了惨败。早在反法同盟成立前,拿破仑就做好了远征英国的计划,他认为只要在雾天绕过英国的舰队,就可以登陆英国本土,以英国陆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和法军相提并论,只要法军踏上了英国领土,就等于取得了完全胜利。

为此,拿破仑组建了一支海军舰队,这支舰队在1804年交给了皮埃尔·维尔纳夫,但是维尔纳夫缺乏战场指挥能力,这是他失败的一大原因,说到维尔纳夫就不能不说到纳尔逊,纳尔逊和维尔纳夫早就在地中海有过交集,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舰队在1798年被纳尔逊的舰队消灭,维尔纳夫那时担任舰长,他是为数不多指挥战舰从纳尔逊舰队手中逃脱的。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皮埃尔·维尔纳夫

1804年,纳尔逊已经成为了法国舰队司令。1805年他指挥着法西联合舰队执行拿破仑的计划,他的对手仍是英国名将纳尔逊,但是因为维尔纳夫的优柔寡断,法西联合舰队陷入了不利处境。10月21日,当双方在西班牙特拉法尔加以西海域相遇时,英国舰队包围了整支法西联合舰队并将其全部歼灭,舰队司令维尔纳夫被俘,法国海军率先遭遇“滑铁卢”。但英国海军在特拉法尔加也损失巨大,这巨大的损失不是某艘舰船,而是他们出色的海军将领纳尔逊,纳尔逊在英国海军中的地位就和腓特烈大帝在普鲁士陆军中的地位一样,在一战后,英国海军还将两艘同级的“BIG 7”战列舰命名为纳尔逊级,二战中,英国又服役了一艘与纳尔逊旗舰“胜利”号同名的装甲航母,至今在英国还有一个纪念纳尔逊功绩的特拉法尔加广场。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霍雷肖·纳尔逊

回到正题,虽然拿破仑赢得了乌尔姆战役的胜利,但他的舰队在特拉法尔加遭遇了惨败,所以他只能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毕竟他现在的战略重点是在陆上。目前的局势还是不利于法军的,首先,普鲁士国王已经开始考虑和第三次反法同盟合作,调集军队进攻法军,届时法军将会被三方合围;其次,乌尔姆战役只击败了奥军,作为反法同盟主力之一的俄军也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拿破仑希望赶在普鲁士真正采取行动之前,彻底消灭俄、奥军主力,迫使普鲁士中止军事行动,否则等三方主力围困法军时,法军将处于危险境地。

当拿破仑准备围攻俄军主力时,俄军开始撤退,拿破仑命令缪拉追击俄军,自己也率军进入维也纳,当时奥皇已经带人逃离了维也纳,所以维也纳没有设防。11月13日,当缪拉追击俄军至维也纳时,他停止追击俄军,率军进入了维也纳,导致了战机的延误,受到了拿破仑的指责,不仅如此,缪拉在后来的追击中,没有听从拿破仑的指令,导致俄军主力从法军手中逃脱。可以说,缪拉的战术无能以及多次违反拿破仑的指令致使其多次延误战机,拿破仑曾评价缪拉是勇敢的骑兵指挥官,但缺乏战术才能,是“军中三杰”中战术能力最差的。庆幸的是,这些错误没有影响到最终的结局。

乌尔姆战役后,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率军队撤离,准备和俄军会合,从缪拉手中逃走的俄军也和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率领的俄军会合,至此,德奥联军会合完毕。联军总指挥亚历山大一世打算进攻法军,而俄国名将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则认为要等到普鲁士参战后再进攻,这样更有胜算,亚历山大一世没有理会库图佐夫的意见,他非常小看拿破仑,执意尽快向法军发起进攻。拿破仑这一边也做好了战斗准备,一场大战即将在奥斯特里茨村(今捷克境内)附近展开。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12月2日早晨,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在战斗开始后,拿破仑就派军抢占了一个重要高地,将俄奥联军分割开来,接着法军对俄奥军队展开了攻势,两面的俄奥联军逐渐处于颓势,到了下午,俄奥联军被完全击溃,弗朗茨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从战场逃脱,避免了被俘虏的厄运。这场战役因为有法皇拿破仑一世、奥皇弗朗茨二世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参与,也被成为三皇会战,事实上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是拿破仑,奥皇和沙皇的军事能力在拿破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奥斯特里茨战役后,奥皇弗朗茨二世主动求和,他答应了拿破仑的和谈要求,承认了法国对意大利的占有权,并且向法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12月26日,双方签订了《普雷斯堡和约》,正式宣告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的结束。而之前想要加入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普鲁士,也因为盟友的溃败而独木难支,拿破仑利用这一点和普鲁士进行了和平交涉,双方取得了和解。

拿破仑的胜与败:陆军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海军折戟特拉法尔加

奥斯特里茨战役后

法国无疑是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的胜利者,奥地利和俄国栽在了奥斯特里茨,拿破仑再次摘取了胜利的桂冠,但是在海上,法国遭遇了彻底的失败,特拉法尔加彻底打击了法国舰队,因拿破仑的用人不当导致了纳尔逊能够轻而易举地击败维尔纳夫,英国解除了法国的海上威胁,重新取得了海上霸权。法国目前的对英本土登陆作战计划因制海权的丧失而变得无可奈何,只能依托陆战的胜利维持拿破仑帝国的稳定,但这样的胜利还能延续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