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和三毛的作品你更喜歡讀哪一個?

遙遠的天空ss


更喜歡張愛玲的。

上學的時候,張愛玲、三毛、亦舒、王安憶、畢淑敏幾位女作家的書,基本都看過了。出生農村的女孩子,離家千里到大城市工作生活,那時候對社會的理解等於是從零開始。對於女性身份、情感、社會地位、人生規劃也是一點概念都沒有。看書等於人生價值觀重塑的一個過程。

這些作者就是我的領路人。看小說裡的各種女主的故事,她們對人生的理解,對命運的反饋,還有作者不斷輸入的價值觀,讓我體驗了無數個真實精彩的人生,也逐漸明白當今社會對女性的地位,角色,資源一些約定俗成的束縛,對自我理解也更為深刻。

回到兩位作家,我更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她是那麼冷靜、客觀、真實,特別殘酷,把女性人生中所有對世界的旖旎想象無情的剖解開來,直白真實世界的寒冷和痛苦,經常把主角放在燈光下,瑕疵缺陷暴露出來,文筆如刀直到刻得人物體無完膚。

看她的作品,只覺得世界又美好又醜陋,酸爽至極。

而相對來說,三毛的作品更輕鬆一些,她對自己的感情生活精心裝飾,迎合了女孩子心中對流浪自由灑脫完美愛情的幻想,讓人感動但很少給人啟發,總體感覺是瓊瑤阿姨作品裡某個事業成功的女主的現身說法,適合沒看過世界的少女心人自嗨,以及體會過人世寒涼的人,重新撿回對世間美好的渴望。

簡言之,看張愛玲人心會變硬,看三毛人心會變暖。


無夢到徽州


都喜歡


好人三生三世都平安


張愛玲和三毛都是很好的女性作家,我在中學的時候,非常喜歡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住著每個女孩子對人生的嚮往。而如今奔三的年齡,才突然覺得張愛玲的作品中,透露著生活的柴米油鹽

三毛在自我中找尋超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中認為人生的道路是從本我、自我到超我的過程,每個人的都會經歷這樣三個階段,但是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在完成自我本能追求之後,放棄了追求超我,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囿於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鄰里關係。簡單說,就是當初嚮往的風花雪月,現在才發現生活是一地雞毛。

而三毛,卻是那個敢於追求超我的人。就連她的父親都承認,說其痛快的活著,掌握住了人生的意義。

三毛在《夢裡花落知多少》中,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竟然是撿破爛。她在文中承認並且熱愛撿破爛,她曾多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很多有趣好玩的東西,回到家中後,便把這些廢品再次回收利用,做成自己喜歡的東西。

試想一下,身為父母的自己,在聽到自己的孩子對自己說,將來的夢想職業是收廢品,父母會怎樣回答?怎樣做呢?而三毛的母親卻一直很支持自己的女兒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以至於後來,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生活的時候,他們生活中的許多東西,比如收納盒、首飾等,都是三毛在路上拾回來,再次回收返工,自制DIY的,她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的愛情時刻保鮮,生活常新。

三毛的生活閱歷都十分的新穎有趣,而當她把這些寫進書中,便流露出她真摯的感情,讀者在閱讀三毛的文字時,會感受到三毛的生活發生在自己身邊,這也形成了人與人之間心靈的碰撞。很多女生都很嚮往她與荷西的愛情,嚮往一生那麼短,愛你一人便足夠的浪漫愛情。他們之間愛情纏纏綿綿,像是永不厭倦,彷彿撒哈拉里的濃情蜜意,一點一點不斷匯聚,永遠留在了史冊上。

所以說,三毛的作品中,藏著小女生的小心思,那是青春懵懂時候珍貴的回憶,更是許多在生活中迷失自我人的嚮往,三毛作品中的自己,是千萬女生心中的夢想,就這樣一直牽掛著。

張愛玲在生活中看盡人性

張愛玲的作品更多的集中在了家庭和婚姻,很多文學家對張愛玲的評價多是從其家庭背景從發,稱其從小母愛的丟失,讓她過於依賴父親,她的戀父情節,也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中屢遭挫敗。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而在這篇小說中,振保從國外回來之後,他喜歡“熱”的女人,放浪一點的女人,特別是他娶不到的女人,而王嬌蕊恰好是已婚的女人。認識之初,振保喜歡她身上的味道,迷戀與她一起生活,時常無所事事的時候,以與嬌蕊的丈夫聊天為由,藉機接近。幾經回合之下,他們真的相愛了。可當嬌蕊為振保離婚之後,振保這個“假男人”出爾反爾,為了自己的前程,放棄與嬌蕊結婚。

張愛玲以這樣的筆法寫振保與“紅玫瑰”的愛情,就好像在告訴我們“男歡女愛的平常與違心”,當男人想佔領你的身體時,他在嘴上說愛你的靈魂,這些情話,是很多女人在結婚後、體會到柴米油鹽後,多麼心動的話,於是放棄所有,想要跟著後半生為之心動的男人過好餘生,不料,這個男人此刻連你的靈魂也不愛了。

張愛玲該是看了多少的男歡女愛,情仇愛恨,才如此“狠心”地揭露愛情的蒼涼。熟悉張愛玲愛情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她與胡蘭成的愛情,當初的胡蘭成追求張愛玲的時候,是多麼的大膽,兩人在夜裡見面之後,張愛玲生怕父親發現家裡有人來過,讓胡蘭成脫了皮鞋走出去,卻不曾想到胡蘭成如此大膽的穿著皮鞋走出去,一聲聲皮鞋的“噠噠”聲,都踏在張愛玲的心尖上。這在張愛玲的作品《傾城之戀》中真切的記述了兩人的愛情故事。

張愛玲細膩的寫作手法,展示了女性在愛戀時候所有的階段。熱戀時候羞澀、以身相許,婚後少許的浪漫,兩人在一起後的平淡,猶如白米飯,吃不完了就可以扔掉,毫不在乎彼此的感受。

書中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嗎?

很多人都說“見字如面”“閱文如人”,無論是張愛玲,還是三毛,她們作為中國的女性作家,作品寫的很好,人生也風光的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誰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文字中流露的真情,都是對世人的警醒。

三毛在荷西去世之後,也回到了臺灣,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她與荷西的愛情實在是太深刻了,以至於自己不能過好餘生,她的時光永遠定格在48歲,她一生的超我生活,也只能是萬千少女的嚮往。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再轟轟烈烈,也擋不住胡蘭成後來的嫖娼,她見一個愛一個的本性也沒有被多情的張愛玲識破,女人在戀愛的時候有多麼理性,也難以在男人不斷給她驚喜的時候,忍住不被打動。張愛玲在後來獨居美國,生活極為簡樸,卻依舊不斷在給胡蘭成匯錢,以維持胡蘭成的生活。

一個嚮往人生自由,一個看盡生活蒼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