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運河神韻 ”

京津冀非遺精品展

暨第六屆民俗文化博覽節

雲上展覽


非遺,來源於生活

非遺,展現地方民俗文化

非遺,讓生活更美好

時值國慶中秋雙節之際

為落實習總書記關於優秀傳統文化

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促進京津冀非遺保護協調發展

展示三地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

南開旅遊服務中心微信號

於10月1日-10月13日

特別推出京津冀非遺線上展覽欄目

活動匯聚北京、天津、河北優秀非遺作品

集中進行網上展示、展覽,弘揚非遺文化

推進京津冀三地優秀傳統文化的

互動交流與藝術品鑑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津門傳統蠟雕手工技藝始於清末民初,以精湛的技藝和豐富的雕刻題材而著稱。

蠟雕緻密細膩、溫潤柔和,具有油脂光澤,可與玉雕媲美。

津門傳統蠟雕手工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鄧長友的蠟雕作品《夢娃》受到了大家的喜愛,他被稱為中國傳統蠟雕領軍人物。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五子奪蓮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五童子嬉戲追逐,爭奪蓮蓬。童子淳樸古拙,憨態可掬,五子奪蓮為傳統吉祥題材,蓮子與“連子”諧音,寓意連生貴子,多子多福。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白菜




白菜諧音有"擺財"之意,是一種富貴人家的象徵,是彰顯財富的代表。人們對白菜有美好的願景,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利、運勢如山,連年豐收。



中國仕女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中國仕女共有四款造型,取材自中國古代四大美人:楊貴妃、王昭君、貂蟬、西施。展現了中國女性的優雅和美麗。


京津冀非遺 | 媲美玉雕的手藝——天津市南開區·津派傳統蠟雕


臥娃




憨態可掬的童子與瓜果組合,象徵著豐收、喜慶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