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滿足衣食住行之餘,運動成為衡量個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元素。

而在古代,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古人也愛健身運動。很多人誤以為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古代,人們為了滿足溫飽已經耗費大量體力,怎麼還有閒心去運動。

這只是現代人的想當然,古人的運動絲毫不比現代落後,除了我們熟悉的蹴鞠和騎射,古人還有很多在如今看來同樣時尚的運動,今天我們就來一睹為快吧。

一、古人也玩健身操

許多寫字樓裡的白領在工作放鬆之餘,都會去做瑜伽和各類健身操,和現代人一樣,古人的健身操運動在民間同樣備受推崇。

就拿我們比較熟悉的五禽戲和八段錦來說,這兩種健身操是當時以中醫治療為基礎,發明出來的導引術。導引術其實就是氣功的雛形,其主要的原理是模仿動物的肢體形態 ,從而創造出的運動,其主旨是讓人迴歸本源,達到人與大自然的共生共存。

  • 八段錦

何為八段錦,說白了它就是一種以自然界動植物為原型,作為一種引導術,算是我國迄今為止,最早、最全面、最廣泛的獨立健身功法。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至於八段錦的創始人,至今在歷史書籍上尚未找到具體出處,只知道它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的《夷堅乙志》。八段錦,顧名思義為八套健身動作,又因為其動作優美舒展,古人向來熱衷用“錦”來形容美妙的食物,因此得名八段錦。

八段錦的每一套動作都有相應的口訣,是不是像極了電影裡的武功秘籍,這段口訣,能夠簡單明瞭指出動作的功效與形象意義。

在當初,八段錦的動作主要以簡單的體操動作為主,發展到後來,它開始發展為各種派別與動作而命名的門類。不少現代人熟悉的文人墨客,在閒暇之餘都堅持練習八段錦,或許,這也是大部分古人不會變胖的原因吧。

  • 五禽戲

和八段錦相比,五禽戲相對更為知名,它的創始人可是鼎鼎有名的神醫華佗。在此之前,五禽戲的前身還有“二禽戲”,它出自《莊子》裡的“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

,意思就是做引體向上時像熊攀巖一般,做踢腿運動時,像小鳥一樣舒展起來。神醫華佗的“五禽戲”正是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形成了影響後世人的健身操。

《後漢書·方術列傳·華佗傳》裡記載:“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在許多影視劇作品中,也能看到五禽戲的出現,最出名的當屬近年熱播的《軍師聯盟》,司馬懿這位足智多謀的大臣在閒暇之餘也堅持練習五禽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五禽戲或多或少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這位命運多舛的司馬懿,由於多年練習五禽戲,其身體素質俱佳,居然將自己的競爭對手一個一個給熬死了,而他硬朗的身體為其後來奪取政權打下了足夠的資本。

二、古人的貴族運動

  • 馬球

和現代人相比,古代人在球類運動上更加豐富,且花樣百出,但不可否認的是,球類運動對於古人而言,還屬於貴族運動,無論是蹴鞠還是馬球,它都是貴族或大戶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運動。

馬球,顧名思義就是騎在馬上打球,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這項運動就顯得貴氣十足。想要進行這項運動,首先得有一匹馬,這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水平來說實屬不易。嚴格意義來說,它是一項貴族運動,絲毫不亞於如今的高爾夫球。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馬球運動的要求極高,從場地到馬匹,從運動裝備到球的選擇,都是經過嚴格的挑選才能進行的。同時,進行比賽的時候,需要有多個侍從靜候在場邊,目的是幫他們撿球,由此可見,這項運動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參與進來的。

從歷史書籍來看,馬球被稱為“擊鞠”,它最早出現在漢朝時期,而真正開始普及則是在唐宋時期,到了清朝時期,馬球已經逐漸淪落。

再到後來,由於外國文化的進入,人們逐漸開始熱衷其他歐美運動,馬球這項運動也被束之高閣。據悉,在興盛時期,不少唐朝時期的皇帝是馬球的忠實愛好者,其中不乏許多高手,這一點,我們可以參照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於籃球的痴迷程度。

當然,馬球這種高貴又能凸顯氣質的運動,一些影視劇作品自然不會放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前年的熱播大劇中,就出現過打馬球的劇情,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再去回看一番。馬球其實從來沒有消失,只是經過不少外來運動的衝擊,它逐漸演變成其他運動。十九世紀初,愛爾蘭人發明了自行車馬球,就是在馬球的基礎上建立的。

  • 捶丸

現代不少的運動,其實也是借鑑了不少古代運動的打法,如同如今流行的高爾夫球,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一種叫做“捶丸”的球類運動演變而成的。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捶丸這項運動是在唐朝時期發明的,它和馬球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同的是這項運動不用騎馬。捶丸的規則和比賽條件相對簡單許多,只用將球擊入球窩即可得分。

元朝時期的寧志齋撰寫的《丸經》中,就全面介紹捶丸這項運動,從場地要求到運動規則,正是得益於這本書的推廣,讓不少人成為捶丸的愛好者。就連宋徽宗,在處理國事之餘,都會忍不住打上幾局。

捶丸雖然不用馬,但不可否認它同樣是有錢人的運動,因為捶丸對場地的要求極高,不僅要求面積大 ,還需要在場地上挖出不同程度大小、遠近的球窩,由此來看,它同樣也是不適合普通百姓的一項運動。

三、古代直男的最愛——擼鐵

  • 搬磚

現代人鍾愛的“擼鐵”,早在古代已經就出現了。

只是他們所運用的器械,很多是我們無法想象出來的。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我們如今習慣用“搬磚”形容辛苦的工作,而搬磚在古代可是一項專門的運動方式。根據《晉書·陶侃傳》記載,當時陶侃在家中無事可做,便別出心裁地搬磚,他將幾百塊磚頭從大廳搬出院子,過後又原封不動搬回來。

有人問他這是為何,陶侃便說,我即將在中原地區上任,如果過得太清閒安逸,不免失去鬥志,沒有堅強的意志和體魄,是無法堪此大任的。這位將軍,每天都堅持搬磚這項運動,以此來保持自己強健體魄。

  • 舉鼎

除了搬磚這項稍顯奇葩的運動,古人的器械運動還是有拿得出手的,“舉鼎”就是一項古時候直男們熱衷的運動。這項運動的集大成者,當屬西楚霸王項羽,他不僅把鼎舉得又高又穩,還為後世留下了“霸王舉鼎”這個經典的成語故事。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當然,除了西楚霸王,秦武王嬴蕩也是舉鼎這項運動的忠實愛好者。根據歷史記載,嬴蕩當時想要和自己的護衛隊比試力氣,這位心氣高傲的秦武王一直不肯承認自己的下屬的力氣更大,於是挑選了一個大鼎,一個深蹲就舉起來,誰知沒過三秒鐘,就因為脫手,而被大鼎砸斷了脛骨,當場死亡,這或許是當時秦朝死的最冤的一位帝皇了。

  • 石鎖

除了以上兩種運動,還有一種被稱為“石鎖”的運動,也深受古人喜愛,它也算是當時普及度最高的器械運動。石鎖的原理很簡單,人們將石頭弄成銅鎖的形狀,這樣更方便以多種造型抓取和拋接。

在當時,民間已經將石鎖這項運動解鎖了多種運動模式,除了簡單的抓舉,還有各職能飛擲、跨擲等,更有甚者還能將石鎖用拋起來,用頭和肩膀部位接住。

除了蹴鞠和騎射,中國古人還玩哪些“時尚”運動?

這項運動深受廣大百姓喜愛,它是當時古代直男們“擼鐵”的第一選擇,不僅花樣百出,重點在於其成本低,適合各個階層的人,其實它更像是如今每個男生房間裡都有的啞鈴。

結語

運動健身從古至今都存在,只是隨著時代的演變,鍛鍊的方式發生改變。各個朝代的健身方式各不相同,其主旨都是為了強身健體。但到了元朝末期,古人的健身方式多少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簡單的器械或是球類,轉變成以習武為主。

因為到了元朝後期,朝廷明令禁止民間私藏武器,這給當時的百姓造成了諸多不便,於是人們的健身方式逐漸轉變為徒手搏鬥的競技運動,也正是基於此,這項運動也在民間普及開來。也正是從那時起,不少後來的武術大家,也紛紛開宗立派,成為後世人敬仰的武林宗師。但追本溯源,這項運動的初衷還是為了強身健體,只是後來因為政治與戰爭的關係它才開始逐漸變質。

無論是練武強身,還是各類器械和球類,健身運動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增強人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在無形中能鍛鍊人的意志。


參考文獻:

《莊子》

《夷堅乙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