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圖集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專家精彩觀點分享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在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齡階段,家長應該重點對兒童進行相應的規則意識的教育。通過日常家庭規則、家風、家庭故事幫助兒童形成一些規則意識,通過認同學校的規則規範來形成規則意識。家長要和學校配合,認同和支持老師、班主任、學校的規則,並督促孩子遵守。避免拒絕、詆譭、忽視、甚至消極評價學校的通知、規定等等。如果家長與學校的要求相沖突,孩子就可能無所適從,或者無視學校規則。這樣可能學校培養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形成不起來。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習慣是經過反覆的練習,形成的一種行為模式,形成的一種思維定勢。習慣有四個特點:第一個是生成性、第二個是穩固性、第三個是情境性、第四個是情感性。在一定的情境裡,依據習慣做事,就會感覺舒適熟悉,如果不按著這個習慣,要改掉這個習慣,就覺得很彆扭,很難受,所以習慣一旦形成,好習慣就會終身受益,壞習慣想改掉就特別難了。所以家長要及早地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自律是基於個人的是非感而非他人的監督而做出自己的決定的行為。缺少自律的兒童往往依賴他人來控制自己的行為,但自律的人則可以從內部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們不需要監督就可以進行積極的社會互動,他們可以控制誘惑,控制消極衝動。

自律不是短期內可以形成的,它經歷一個由外向內的發展過程,由依賴他人規範行為發展到較高水平的自我調節。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主要表現為遵從、順從家長(如收拾玩具),小學後期進入自律的最高階段,開始規則內化,使用自己的價值判斷,用道德準則規範行為,控制來自兒童自己內部。父母的作用在於“腳手架”或梯子,從一開始較多的介入、引導,然後逐步撤出,讓兒童自己管理自己。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習是一個大家庭,有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等等。學習成績,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且它是小字輩,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學習習慣,這些好了,學習成績往往也會好的。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放任型的或者說溺愛型的養育方式要不得。放任型的養育表現為對孩子的要求是無原則的滿足,孩子要什麼就是什麼,這樣就容易培養出拖沓的、懶惰的、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這種教養方式是需要家長特別注意的。另外還有一種侵入型的教養方式,表現為家長對孩子過度的干涉和過度的控制,這樣容易給孩子養成退縮、膽小、害羞,同伴社交上有問題。所以不同的養育方式會培養出不同類型的孩子,在這裡也提醒家長們,尤其是這種放任型的和侵入型的這兩類養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要堅持孩子主體的原則。無論是學習習慣的養成,還是學習計劃的制定,包括報什麼樣的興趣班,家長們都只是梯子,而孩子是主體。

家庭教育公開課:讓孩子樂學、會學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一)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二)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三)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四)

公益講堂:家庭教育公開課(五)

責任編輯: 申釘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