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有效帮助、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呢?

平凡练家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构成了当今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最先接触的教育,对孩子和父母来言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下面我结合自身经验,浅谈一下对于家庭教育的看法与建议!

一、宜早不宜迟

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孩子传播基本的价值标准与文化规范以及帮助学龄前孩子为接受学校教育打下基础。随着孩子进去学校,家庭教育的效果会逐渐减弱,变为辅助性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宜早不宜迟,教育从娃娃抓起。

二、育人先育己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有示范效果,孩子的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父母想教育孩子必先善其身、以身作则。在我看来,身教大于言传!力所能及地为孩子创造一个优秀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三、有效沟通是纽带

世界上很多不好的事情的发生都是由于缺乏

有效沟通,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代沟”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孩子与父母生长环境不同,在同一个年龄断往往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父母切忌以之前的自己的标准来教育孩子。时代在变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成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四、奖罚分明,劳逸结合

这里所说的奖励不是说预先给孩子设定某些目标,达到目标就给与奖励,这是错误的价值导向。孩子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与提供辅助性支持。孩子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沟通中知道孩子需要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帮助他去完成,这对孩子来说是“惊喜”,变优秀的动力也会增强!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劳逸结合必不可少,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我之前回答的问题,这里就不多加啰嗦了。

家庭教育是门大学问,非一段话可以讲明白,在此提出几点拙见,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与我沟通!


k12月孤行


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有句俗语说得好,“喊破嗓子不让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来得深刻,记得扎实,令孩子佩服。

不光教育孩子如此,教育学生,与同事朋友相处,也都是此理。


章小飞鱼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极其重要,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作用,家长的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关键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后面就是享受良好的习惯带来的效果。

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关键就是两个字“习惯”。

习惯又分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1.家长重点是在生活习惯上要加以引导,在家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衣贵洁,不贵华”“置冠服,有定位。”……因为好的生活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习惯中,对学习习惯也是一个促进。

2.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要培养孩子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养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受得到知识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和自信,以及尊严感,让孩子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作业不但要写,而且要认真完成,把作业当做自己的艺术品,精心雕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的学生,孩子的成绩一定不会差。

3.思维习惯,就是家庭生活当中,父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处事方式会时时刻刻,润物细无声的去影响和固化孩子的思维模式,您是积极的思维模式,孩子就是积极的,您是消极的,孩子的思维就是消极的。

当然,与此同时,家长还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的心灵成长 状态,特别是孩子的思想品质更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家长,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灯塔,照亮着孩子前进的道路,孩子就是灯塔的守望者,希望每个家长都是孩子心目中最亮的灯塔,永远照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孩子发安全的港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