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能深度工作?(1)

前面两篇文章讲了深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可是,怎么做,才能做到深度工作呢?

《深度工作》一书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总结来说是三个方面:摒弃浮浅、建立习惯和训练专注。


今天主要谈谈,如何摒弃浮浅。

首先,什么是浮浅工作?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可以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不会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想要有意识地减少浮浅工作,首先得学会衡量任务的深浅度。

书中给出了一个判定标准:某项任务,如果交给一个刚毕业、尚未进行过领域内培训的大学生来做,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比如写一篇论文、写一份月度总结PPT、参加一个项目进度会议,对大学生来说,很可能需要的时间是依次减少的,这就能帮我们认识到任务的深浅度。

怎么做,才能深度工作?(1)

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可能是深度工作,既能够让我们在单位时间内产出更高价值,又能有效地锻炼和提升自我。

书中引用了调研的结果,知识工作者的浮浅工作比例通常在30%-50%之间。

因为人类对简单工作有天然的厌恶,所以50%是天然的上限。但低于30%,工作往往不被老板们所接受,会被怀疑工作输出和参与度不够。

对我们来说,想要更加深度工作,就得有意识地控制浮浅工作量。

书中推荐了“关键少数法则”来帮助我们三步聚焦重要任务。

关键少数法则(通常又叫做“二八法则”),是指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所以识别和抓住关键的20%非常重要。

怎么做,才能深度工作?(1)

这个法则又该如何应用呢?

第一步,思考和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比如,成为一个叙事作家,改变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有一群好朋友并保持有益的互动。

第二步,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的2-3项重要活动。要足够明确,可清楚执行。

比如做更好的研究,就太宏观了些;比如在一个月内完成某篇论文,又太过具体。

而“定期阅读并理解我所在领域的最前沿成果”、“有目的性地认真写作”就是对工作来说,比较好的重要活动。

而“花时间和好友保持重要而有意义的联系(如远足、吃饭、参加公共活动)”就是私人生活中,比较好的重要活动。

我理解是,要足以指导一个阶段内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活动,清晰、可坚持。

第三步,用重要活动来审查你的时间和工具。

能够给你带来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如果是消极影响、无影响的,就应该想办法控制和舍弃,比如控制刷抖音的时间、删掉不常用的手机APP,对某些会议请假或请同事代为参加等。

只有我们先尊重自己的时间,才会让时间变得更加珍贵和有价值。

以超高清北录取率而著称的超级中学“衡水中学‘,要求师生们将任务精确到每分钟。

早上5:40跑操,在等待整队的几分钟里,学生们都会拿着书大声朗读。

晨读的半小时,当天的科目老师,也会将任务精确到每分钟,从而确保学生晨读的高效。

午休时间,要求12:40必须回到宿舍,12:43必须躺在床上,12:45必须睡觉。

9:50结束自习回到宿舍,10:08必须躺好,10:10必须睡觉。

怎么做,才能深度工作?(1)

这样的时间安排,造就的是每年考取清北人数的递增,从2017年的176人到2019年的275人。

一个人的日程,是由内在驱动和外在要求两股力量决定的。

对衡水中学的同学,有内在的目标驱动,有学校和老师的外在要求。

对我们身处职场的人来说,也是一样,内靠自身的职场目标、个人追求,外靠所处行业、公司和领导们的要求。

对现在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生活来说,要想深度工作,学会适度远离社交网络很有必要。

我们常常在各个社交网络间辗转,不知不觉中用掉几个小时。有人表示自己24小时在线,即便半夜起身去厕所,也会看社交网络。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平均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为139分钟,2个多钟头。

怎么做,才能深度工作?(1)


曾有人向巴菲特请教成功的秘诀,他指着一堆书说:“每天阅读500页书。这就是知识的运作方式,它像复利一样积累。你们所有人都可以做到,但我肯定你们中很多人不会去做……”

不仅是巴菲特,他的搭档,传奇的企业家、《穷查理宝典》的作者芒格,被人们称为是“行走的书架”。

而读完200本书,也只需要花费大约417个小时。

想象一下,如果拿出一部分上网的时间来读书,不说200本,即便是50本书也会让你的思考与见解与众不同。

可能社交媒体会让我们觉得有趣,但在我们的生命规划和所期望实现的目标面前,它们是无足轻重的无聊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获得社交网络带来的快感之后,事后回想,却觉得空虚和不安。

《深度工作》中提到:网络产品,最终设计的目的是俘获你的个人信息和注意力,将其卖给广告商。

当我们致力于低影响力的活动时,实际上就等于挪用了本可用在高影响力的活动上的时间,这是隐性的损失。

我们和优秀同龄人的差距也是这样一步步拉开的。

想要远离社交媒体,对于深陷其中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需要有策略地循序渐进。

首先是给我们的大脑找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比如阅读、锻炼、与朋友进行有益的谈话等。

怎么做,才能深度工作?(1)

让我们回顾一下,该如何做来摒弃浮浅呢?

首先用刚毕业大学生做这项任务的时间来评估任务的深浅度,有意识地识别和控制浮浅工作时间,加大深度工作时间的比例。

接着用“关键少数法则”的三步法来聚焦重要任务:

明确职业和生活的目标,列出每个目标下的2-3项重要任务,用这些重要任务来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和所用的工具。

聚焦之后,围绕我们的目标和重要任务来分配时间,让时间更有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适度远离社交媒体对于深度工作很有必要。可以通过给大脑找到高质量的替代活动(阅读、锻炼、与朋友进行有益的谈话)来做到逐步远离社交媒体。

开始了摒弃浮浅,只是走向深度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还需要养成专注的习惯,通过训练提升专注的能力,我们下次接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