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吹哨!战略物资竟然依赖外国 西方顿悟 开始“去全球化”

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谈谈,新冠疫情会给全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一个判断是,病毒虽然不会给国际格局带来根本变化,但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态度。

这其实是值得各界警惕的一个变量。

也就是说,造成一种“反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的趋势。

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来自病毒的传播规律。

这让各国都不得不关闭边境或者中断航班往来,而这两点都是全球化最反对的。

全球化从这个名字的字面意义就能看到,这是全世界的事情,需要全世界互联互通才行的,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建设。

疫情吹哨!战略物资竟然依赖外国 西方顿悟 开始“去全球化”

但是新冠疫情让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只有暂时断绝彼此的密切交流,才可能让病毒彻底断绝传播链条。所以这基本是疫情之下的一个全球共识。

但问题在于,这段疫情持续的时间要多久呢?

根据很多专家的预计,疫情可能会持续1-2年。尽管疫苗会出来,特效药也会有,但新冠病毒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彻底消失。那么这就会给全球化带来很大风险。

大家都在考虑,如果还是要这样关闭边境或者中断人员往来的话,经济怎么办?一定要重启才行。

疫情吹哨!战略物资竟然依赖外国 西方顿悟 开始“去全球化”

那么全球化时代下,很多国家的产业链都是在国外的,自己并非什么都生产。

很多东西只要进口就行了,不用亲历亲为。或者很多产业自己有一部份,在别的国家有一部份,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

而新冠病毒造成的“反全球化”趋势让很多人看到了这种风险,因为别的国家出问题,就影响到了自己的经济。

疫情吹哨!战略物资竟然依赖外国 西方顿悟 开始“去全球化”

于是,美国也好,日本也好,都在考虑把产业链和重要的项目迁回本国。

这不只是从我国迁出,也是从东南亚一些其它地区迁出。

也就是说这是一些发达国家对未来疫情发展预判的一个基本态度的反应。

当然因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交流很密切,所以他们提到的想法才让我国网友显得更加关注。

其实东南亚人也关注,毕竟这是一个西方国家的整体趋势,是疫情和全球化出现问题的应对。算是一个宏观的趋势。

在这些发达国家看来,当然还是所有经济基础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安全,避免类似疫情爆发受制于人,连口罩、呼吸机自己都难以大规模生产。

同时的一个好处是:回迁顺便完善本国产业链,增加本国就业,老百姓也应该支持,算是一举多得了,因此才成为美日最近考虑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