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从来没打过孩子的父母,你怎么看家庭教育问题?

陌上f花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有没有没打过孩子的父母,我相信世间之大,肯定有没打过孩子的父母,家庭教育方面关于打孩子我来谈谈以下几点。

1、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传统教育观念,不能说老祖宗的东西都是错的,先人说的有些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不太适合当下的社会环境了。

2、千万不能打孩子,对小孩的心理发育不好。这种观点也太绝对了,有些孩子已经太夸张了,打老师,打父母,打同学,这样的孩子真的想揍一顿。还有的孩子说一句就要死要活的,心灵极度脆弱,这些情况都不好。有些人觉得去跟孩子说道理,其实你自己去试试就知道语言有时候多么的苍白无力啊,如果简单的说教就可以感化一个孩子,那我们国家可以多设立寺庙,不听话的送寺庙去,😂显然不行,是吧。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赞同这种观点。要看具体情况,能不用暴力还是不用暴力的好,能听进去教导的就不要动手,在成长过程中屡教不改的一定要小心了,这是不好的苗头,一定要扼杀在摇篮里,否则等养成习惯,揍一顿也不见得有效,在揍一顿可以改好的情况下,简单粗暴也挺有效。😁

以上是我简单的观点,不全面,请大家指正。谢谢!☺


蓝莓麒麟


我觉得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耳濡目染,是言传身教。比如你不让孩子玩手机,首先自己就要做到。如果你训斥孩子不要玩手机,转身自己就打起游戏、刷起抖音。那你在孩子面前如何树立威信呢?没有威信孩子怎么会信服你呢?

大家都知道,梁启超的家庭教育传奇,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我们来看看他给孩子们的信件:“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t——1927年2月6日

他给孩子们的信,经常用“大宝贝”、“小宝贝”等等这些昵称,让孩子们感受到他浓浓的爱意。并且,只要有时间,他会亲自给孩子们上课,引导他们读书做人,身体力行。孩子们的成就,离不开梁启超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大多数的时间在家里度过,他很多的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所以抱怨孩子不成才的时候,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办?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在孩子,在老师,还是在父母?很多人谈教育,但是很多人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有的人不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面前没有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良好榜样!


平凡之声


我女儿今年5岁,我从来没有打过她,她辣么可爱,为啥子要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