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歡迎,我是小學教師,自由撰稿人,熱愛讀書與寫作。

最近,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一番言論,引發人們強烈爭論。他說,英語佔據了中國青年不少寶貴的時間,這是不正常現象,不應過分強調英語的作用。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不僅如此,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提出建議:高考應取消英語,讓英語從中小學必修課變為選修課,讓中國學生從英語學習中解脫出來。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對此我感觸頗深。他們的話振聾發聵,說出了人們真實的心聲,網友們紛紛予以支持。

說實話,英語陪伴我們的時間,甚至比語文還要長。從小學三年級,學生開始學英語,學到六年級。然後,到了初中、高中,都要學習英語。

上大學期間,英語是必修課程,是期末考試科目之一。全國研究生考試,英語又必不可少。在學生學歷教育中,英語陪伴的時間很漫長,可以說如影隨形。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語文這門學科,從小學一年級,直至高三畢業就結束了。到了大學,學生可以報考各個專業,語文不再是必修課程。

以至於有網友吐槽:大學英語是必修課程,而大學語文卻成為選修課程。

在大學期間,如果學生英語四級、六級過不了關,還將影響將來畢業。可是,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英語水平普遍不高。

為了英語四六級考試過關,有不少大學生在網上花錢買試卷答案,據說答案還挺靠譜。(小編英語過了三級,四級考了兩次都沒過……)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人大代表李光宇算了一筆賬: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三,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達到了5300個小時。學生最美好的10年時光,將有五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英語學習上。

鄭強教授說:學習英語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我深以為然。

在廣大農村小學,英語是一門主科,分值和語文、數學一樣,都是100分。不少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班級英語學習氛圍不濃,家長對孩子英語也不重視。

小學英語教材上沒有英標,小學生學習英語,要跟著老師一遍遍地讀,然後用自編的漢語給單詞標註上。

老師傳授英語知識的方式,主要是讓學生機械重複地寫單詞、背課文。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在英語課堂上,為了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大部分老師多用漢語講解,不時穿插著幾句英語。

對於農村中小學生,英語學科一直是他們的薄弱環節。在用英語練習口語交際時,往往語氣生硬、斷斷續續。

有些學生做英語聽力題,就像“鴨子聽打雷”,根本聽不懂題目的意思。

學生做英語試卷很快,十幾分鍾就搞定了。反正試題不會做,直接瞎蒙就行了。

還有的學生寫英語作文,連漢語拼音都用上了,真是啼笑皆非。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每次英語單元測試,看到班級平均五六十分的成績,英語老師也是無可奈何。對於很多農村學生而言,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為了給學生創造語言環境,有些英語老師鼓勵學生聽英語歌曲、看歐美電影。但現實情況是,很少有學生會去那樣做。

在一些學生眼裡,學習英語“根本沒用”,純屬“浪費時間”。有的學生即使勤奮學習,還是搞不懂英語複雜的語法。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對於鄭強教授的言論,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表示反對。他認為:如果高考取消英語,對窮人家孩子損害最大。

對此,他解釋說,有錢的父母讓孩子去補課,家庭貧困的孩子可能上不起。即使高考不取消英語考試,窮人家孩子也上不起英語輔導班。

高考是中國教育的“風向標”,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如果全國高考不考英語,那麼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度急劇下滑,更不願意學習英語。

這樣的話,學生課餘時間、週末就不會去補課。新東方教育靠英語培訓起家,生源大幅萎縮,將是對其的重大打擊。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再者,有錢的家庭讓孩子去補課,一定是補英語嗎?也可以補語文、數學課程。

對於貧困家庭孩子來說,他們學習英語的渠道有很多,例如翻看教材、做試卷習題、買英語詞典;又或者在網上看教學視頻、蒐集英語學習資源。他們非要去輔導班補英語嗎?

窮人家的孩子不補英語,就成不了人才了?日本科學家不學英語,不照樣獲得“諾貝爾獎”了嗎?

總之,我覺得俞敏洪的說法很牽強,根本站不住腳。如果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不是窮人家的孩子,而是新東方教育。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一些幼兒園的孩子,年紀才四五歲,就被父母逼著學英語,名義是“讓孩子多掌握一種語言”。但是,孩子過早學習英語弊大於利。同時學習英語和漢語,會造成孩子思維混亂,分不清漢語拼音字母和英文字母。

與其花費那麼多精力學習英語,不如提升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這是因為國人漢語素質有所下降,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人們更習慣用手機、電腦打字。不少成年人很少練字。

中央電視臺舉辦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讓成年人感到汗顏。讓參賽選手寫的,是一些生僻晦澀的詞語。

很多網友感嘆:這也太難了吧?竟然還有這些漢字?

現場體驗團的成年人,在寫“癩蛤蟆”這個詞語時,只有30%的人寫對。一些筆畫並不多的漢字,他們也抓耳撓腮寫不出來。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一項關於國人書寫的調查問卷顯示:

37%的人經常提筆忘字;22%的人寫字依靠電腦、手機,而不是筆;16%的人對自己的字體不自信;13%的人最害怕培訓開會時寫筆記。

在一些官方媒體、雜誌、廣告上,時常會出現一些錯別字。一名大學生的求職簡歷,400字中竟有24個錯別字!

中小學生字體整體較差,有的寫得歪歪扭扭,有的寫得凌亂不堪,有的寫得字跡不清楚。能寫出漂亮字體的學生鳳毛麟角。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在央視《漢語橋》節目中,外國人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時,讓國人大開眼界。有些人的普通話,還沒老外說得標準、流暢。

這些年來,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掀起了“漢語熱”,外國人學習說漢語、練習漢字。中國在全球建立了“孔子學院”,並派遣大批教師去教外國人學漢語。

近日,傳來一個好消息:聯合國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聯合國為什麼這樣做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在全球範圍內,漢語使用人數最多;第二,漢語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當得知這個消息後,日本人羨慕嫉妒恨。他們也想把日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但聯合國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國人使用漢語將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中國年輕人使用漢語,將增強民族自信心,增加國家榮譽感。

如今,全球使用漢語的人數已經達到15億,佔到全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突破一億。

俄羅斯將取消英語必修課,將漢語列為高考科目之一。沙特阿拉伯提出:要將漢語貫穿於整個義務教育的課程。

中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認為:未來將進入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漢語比英語更有優勢。他的預測是:200年以後,全世界語言體系,將以漢語為主、英語為輔。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結語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要堅持改革開放,借鑑西方文化成果,更應該重視優秀的傳統文化。

為什麼中華文明成果傳承至今?漢語做出了重要貢獻。漢語表意,可以自由組合,極具藝術氣息和感情色彩,是世界最有魅力的語言。

重視母語教學,並不是要算盤否定英語教學。學習英語不僅需要天賦,更需要強大的記憶力、理解力。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英語。

漢語才是民族之魂!應提高語文學科地位,降低高考英語分值

中小學就應把英語變為選修課,讓喜歡英語的孩子報名學習英語。大學也應該淡化英語四六級考試,增加漢語水平等級測試。

高考英語分值從150分降到100分,降低英語試題難度。英語基礎差的考生,也更有機會考上重點大學。

您認為高考應該降低英語分值嗎?歡迎在留言區參與話題討論哦!

歡迎關注我,我是小學語文李老師,分享語文學習方法,探討教育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