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赚钱干什么?程序员: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

自由程序员这个概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指的是SOHO程序员。

SOHO程序员代表一种自由、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SOHO,代表一种新经济、新概念。 是一些热爱软件开发的一族。 SOHO程序员 并不是为了生活而去工作而是因为爱好和对软件开发的热爱。这类人工作时间富于弹性,工作地点也不固定,大多数使用互联网保持联系、完成工作。一般有创业的小团队,自己雇佣自己的个人工作室以及兼职程序员。

忙着赚钱干什么?程序员: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

第二种指的只是一种自由的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即“自由程序员”。这类人未必会像SOHO程序员那样具有“弹性而新型的工作方式”但以“自由为目标而努力着”。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Fire运动”,它的兴起,在美国越来越火的一个生活运动就起源于这本书。这个运动叫“财务独立,提早退休”,也称“Fire运动”,是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ing Early的缩写。 这个运动要逃离两件事:费心、费时的工作和消费主义。

它的基本逻辑是:无论赚多少钱,都要过极简的生活,以求储蓄率达到50%甚至更高。根据“4%原则(4% rule)”,当你攒够一年生活费的25倍后,你就可以退休了。

忙着赚钱干什么?程序员: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

“4%原则”是在1994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提出的。他分析了美国过去75年来的股市和退休案例后,归纳出:“只要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过4.2%,之后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率微调,即使到过世,退休金都花不完。”

在美国,“FIRE”的追随者一般是男性,从事科技行业、工程师类型,他们会计算未来40年的复利,或是低成本指数基金、房地产出租的投资回报率,来实现他们的财务自由。

在中国,也有一批人在默默实践着,那就是程序员。

假设你一个月花1万,一年花12万,即要有12万÷4.2%=285万的退休存款。

同理,假设一个月花2万,一年24万,即要有24万÷4.2%=571万的退休存款。

在这个处处宣传提前消费的世界,“储蓄”一词似乎已经被我们从字典上划去,存钱养老好像成了临近退休年龄才会考虑的事。

但也有人,年纪轻轻就存款可观,早早退休,拥有了我们梦寐以求的自由生活。

忙着赚钱干什么?程序员: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

当然,这种自由是以早期的不自由为代价的。

我计算了一下中国的程序员的工资水平。

假如你20岁开始工作,一个月挣1万,一年挣12万,不算年薪,你工作十年,赚120万,按照William Bengen的4%法则,你就可以提早享受自由的退休时光了。

尽管是以你的不自由换来的自由,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后回到4%法则,南方基金指出,由于投资收益波动高、通胀水平高企、房贷支出等因素,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实现的门槛过高。

但是起码,它能给我们一个启示:越早准备养老金越容易早日实现自由。

生活只会善待有规划有准备的人。

关注小编,后续有更精彩的内容奉送哦!

忙着赚钱干什么?程序员:退休不是目的,自由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