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墨子雖然出生於戰國時期,但墨子剛好是在春秋和戰國過渡時期時的人物。

墨子也深受文化氛圍的影響用自身的歷練提出“非攻”,“兼愛”等思想來的主張來維護自己心中的志向。墨子不僅創造出了流傳百世的墨家學說,還為後世一下了著作《墨子》一書讓世人所敬仰。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墨子認為所有的思想都應該集中在君主的權威性之下。

墨子認為人們之所以無法和睦相處,是因為從人出現的早期時代裡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觀點,認為自己的觀點都應該被別人所認可,所相互的交談中相互爭論。墨子只認為戰國時代之所以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是因為人與人缺乏相互之間相敬相愛,所以墨子覺得應該以“兼愛”的思想來引導世人做到和睦共處。

墨子認為普羅大眾的觀點太多,所以要把所有的觀點要集中成為大家所認可的一個觀點,那就應該由政府部分的官員來認定。政府官員所認定的方式就是群眾聽從官位較小的官員的思想,小的官員則聽從大的官員的觀點,最後大到以皇帝的意見為準則。墨子的觀點容易讓大部分的人民群眾就失去了民主話語權,而讓皇上卻有了絕對的權威性。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墨家追求人人平等,相互博愛。

墨子認為兼愛就是怎麼看對待自己就要怎麼對待他人。但墨子在觀點裡忘卻了人民群眾也渴望擁有政治權利和精神思想。墨子的觀點裡給予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利來影響人民群眾的思想,就意味著人民群眾將要放棄自我的言論自由統一到君王的個人思想,這樣的觀點嚴重地違背了自然合理的民主權,墨子君權至上的思想觀無論是放在古代還是放在現代,對於民生來講說是不符合“兼愛”之道。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墨子曾為進行“非攻”理論,阻止楚國攻打宋國。

戰國初期有位魯國的能工巧匠叫做公輸般,公輸般為楚國君主制作出了能夠快速攻城的器械。這時的楚王剛巧要藉由公輸般製造的器械去拿下宋國。墨子得知消息後火急火燎的日夜兼程終於在十天後來到楚國想要拜見楚王。墨子先是去找公輸般理論,墨子見到公輸般時先是向公輸般說明自己想要公輸般當殺手,幫忙自己去殺人。公輸般卻回答墨子說:“我是一名俠士,不願意傷害任何人。”墨子卻說公輸般支持楚王攻打宋國是在間接性的行兇。

公輸般說自己無法阻止楚王不攻打宋國。墨子只能親自去見楚王理論,楚國和公輸般雖然認為墨子的勸說很有道理。但他們都不願意聽從墨子的安排,於是墨子和公輸般就藉由腰帶和板子模擬戰爭時的狀況,結果公輸般卻不敵墨子的方法。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公輸般認為自己只要殺了墨子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墨子卻騙公輸般說自己的學生已經守在宋國替自己保衛宋國,殺了自己也沒用。楚王信以為真,就放棄了攻打宋國的想法。楚王放棄攻打宋國後,墨子要回自己家中時,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墨子路過宋國的時想要進去躲雨,宋國的守城都不認識墨子連躲雨都不願意讓墨子進去。墨子和宋國根本毫無交集,只是為墨子為了心中的正義而為宋國爭取了應有的權利,讓宋國免受戰亂之苦。墨子的此舉為了完成自己心中對反戰理念的實施,和自己兼愛他人的想法,由此可見墨子是一個忠肝義膽之人。

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維護世界和平,支持“非攻”主張的人士


結語: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首位提倡和平主義者,墨子反對無理由的以私人的名義進行侵略的戰役。雖然墨子有著反對戰爭的正義思想,但墨子本身有著軍事理論思想家的觀念,所以墨子就對君主的絕對權威性有著至高無上的認可感。這樣的認可感往往讓人民群眾感覺到君主的權威性而無法更為民主和諧的發展政治。

本篇由小編執筆所書,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在下:“寫紅塵作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