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口述/酒酒 編輯/鵬修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黔南都勻,是一座旅遊城市,在這座繁華的城市之下還有著許多貧瘠的小村寨,我的家鄉便是其中之一。那幾年老木房要塌了,阿爸一咬牙,舉債建了新房。新房雖建成了,可家裡欠了一屁股外債,我們兄妹還要上學,日子越發拮据,阿爸阿媽心一橫,決心出去打拼。哥哥可以去學校住宿,年幼的我被送到姑姑家寄養。可姑姑家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幾年前姑父在家安裝水電時,不小心觸電身亡了;表哥比我大兩歲,叛逆得很,在學校惹是生非,三天兩頭就有老師來家造訪,因此姑姑和表哥經常吵架,有時還大打出手,她根本無暇顧及我。每天早上我去敲姑姑的房門,跟她拿零花錢,然後趕緊帶飯去上學,一刻也不想多呆,直到晚上放學才不情願地回來。這裡沒有一絲家的溫暖。

一段日子後,我厭倦並害怕這樣的生活,心想寧可自己一個人過,也不要再寄養在姑姑家了。於是有一天我叫上了比我大一歲的堂姐,帶上了我所有衣物,瞞著千里之外的父母,跑回了家。對於我的離開,姑姑好像並不在意,要留要走隨我,沒有一句挽留的話。

此時,哥哥也輟學打工去了,於是從14歲起,我就已經一個人生活了。除了銀行卡里每個月會準時打來的生活費,我不會在除春節之外的任何一個節日看到我的任何一個家人。那個時候的我是“自由”的,去河裡捉魚,去田裡捉螞蚱,爬到樹上摘果子……餓了,就回家做飯吃。正值青春期的我卻像一個野孩子。那個時候有人和我開玩笑說:“你父母拋棄你啦,不要你啦……你爸過年會帶新媽媽回來啦……”這些話充斥在我的耳朵裡,我開始不信,後來聽得多了,就開始懷疑,甚至信以為真。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可是“野孩子”也有很多害怕的東西,比如黑夜。每當村裡有老人過世時,我更是害怕得不敢睡覺。我怕鬼,怕它們夜裡向我索命,只好開著燈入眠。翌日清晨醒來,看著陽光從門縫裡照射進來,我便會慶幸自己還活著。那些恐懼無助的淚水,在成年之後還是在我的夢中流淌。

我是一個很孤僻的人,在不是必需的時候,我決不找人,也沒有人找我。這讓我成了村裡那群婦女茶餘飯後的談資,她們預言我會早早地嫁人,為人妻,為人母。每逢過年,她們便好心地提醒我母親,要對我嚴加管教,否則容易成為不良少女的。我對她們的言論很少放在心上,也從不和她們爭論。

我的夢裡常常出現父母,他們揹著大挎包,向我走來,我激動地向他們飛奔過去,可他們卻視而不見般地與我擦身而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過年成了我最渴盼的日子,我盼望他們回來,可年一過完,我又害怕起來,於是一遍遍問他們可不可以留下來。無果後,我從開始的狂躁、哭泣,到後來的鎮定自若,像接受死刑一般心如死灰。我明白,沒有誰可以讓我永遠依靠,父母、哥哥或是姑姑,我唯有自己……家裡沒有洗衣機,我在大冬天去河邊洗衣服。我蹲在河邊不停地洗,身後是一片冰天雪地,手都有些僵硬了……終於洗好後,我拼盡了全力,才把那桶衣服提到家門口。我站在家門口,看著那個沒有絲毫人氣的家,絕望洶湧而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下來。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高考那年,我媽突然病了,我週末抽時間去看她,那是這麼多年來我第一次在夏天看見她。我坐在她的病床前,她開始回憶過去:“妞妞啊!你小時候多勇敢啊,一個人在家那麼多年,沒給我添一點兒亂,不過也可憐你那麼小……”我的眼睛不自覺地泛紅,她以為我是感動,其實,我是感到諷刺,難以自控,在我已經不是特別需要這份關懷的時候,它意外地出現在我的生命裡。

後來,我成功地考上了心儀的大學。開學那天,媽媽執意送我,這一次,我不再是那個被迫送別的孩子。細雨中,我回望母親被病痛折磨的身體以及她眼眶裡深不可測的淚水,才驚覺,我對她的耿耿於懷與她的生命比起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啊!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編編感悟:酒酒的故事,讓人心酸。父母迫於生計外出打工,寄人籬下的酒酒無法融入姑姑家的生活,於是14歲稚嫩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洗衣、做飯、獨自面對無人的漆黑的夜……這對於很多衣食起居都要依靠父母的孩子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可是對於酒酒來說,無人陪伴的青春只能隱忍而倔強地成長。她渴望家的溫暖,可現實的家卻只是一個容身的居所;她害怕孤寂,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要獨自面對孤寂。於是,渴望變成了絕望,熱情變成了冷漠。被留守的青春只能自己抱臂取暖,獨自綻放。

那麼,對於酒酒的父母來說,他們也不忍心女兒獨自生活,也希望能享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可是如果不外出打工,生活就會舉步維艱,孩子們就會輟學在家,這更是他們不願看到的。

好在幾年過後,經過洗禮的青春終於長成了該有的模樣,酒酒與母親達成了和解,與生活達成了和解,也與自己達成了和解。

心理解碼

留守兒童容易出現的三大心理問題:

1. 自我封閉,性格孤僻這些孩子在年幼時便與父母長期分開,家庭環境的不穩定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他們由於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內向,遇到一些麻煩事會顯得柔弱無助,久而久之便不願與人交流。長期的寡言、沉默、焦慮和緊張,極易使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閉的心理。

2. 情緒失控,容易衝動

留守兒童一般年齡在16週歲以下,正處於身心發育時期,情緒欠穩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緒失控和衝動。他們還容易對周圍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

3. 認知偏差,內心迷茫少數留守兒童認為家裡窮,爸媽沒能耐,才會出去打工掙錢,由此產生怨恨情緒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後疏遠他們,導致情感隔膜。他們難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未來感到茫然。

那麼,作為外出的父母該如何融入留守兒童的心理呢?

首先,在外地的時候要經常和孩子打電話、視頻聊天,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只是迫於生計不得不和他暫時分離;其次,在孩子放假的時候,儘量把他接到身邊來相處一段時間,讓他感受到你的愛,不會在心理上排斥你;真正和孩子在一起之後就要和他以朋友的方式相處,和他以朋友的形式玩耍、交流,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向我們打開心扉。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本期排版:

丫丫:你好,給你一杯超大份快樂。

值班掌門:

掌門圍子姐:這世界啊,生趣盎然玩不夠,看不夠.

十師弟祝魚:所有美好都被寶貝著珍藏,懷念.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聆心室 | 被留守的青春

一想到你在關注我就忍不住有點緊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