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哈佛今年在京唯一錄取學生!他來自朝陽這所創辦僅7年的學校

近日,藤校常規錄取放榜。作為哈佛大學在北京錄取的唯一學生,來自北京中學的黃彥清迅速成為備受教育圈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對話哈佛今年在京唯一錄取學生!他來自朝陽這所創辦僅7年的學校


之所以成為“焦點”,不僅是因為哈佛的“唯一”加持,黃彥清同時還獲得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頂尖大學的offer。這,還和他所就讀的中學——北京中學有關。


作為京城教育改革創新的一個試驗田,一直被“朝陽群眾”寄予厚望的北京中學首屆畢業生迎來“開門紅”。截至目前,北京中學國際方向畢業生還摘得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埃默裡大學、紐約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多倫多大學、墨爾本大學、威廉姆斯學院、斯沃斯莫爾學院、倫敦藝術大學等頂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對於這所創校僅7年的學校,今年首屆畢業生所取得的成績,對於北中乃至朝陽區來說,或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為什麼哈佛今年會把北京乃至中國一線城市唯一的錄取名額給到黃彥清?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在怎樣的學校和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

“京城教育圈”近日和黃彥清及家長進行獨家對話,希望今天的分享帶給各位圈友新的啟發。


選擇北中是“一見鍾情”,在這裡找到優秀同伴

“說真的,這次的錄取結果之前從來沒有想過。”上週,透過電話傳來的聲音,我仍能清晰地感受黃彥清按捺不住的激動。這些“夢想級大學”一併拋來橄欖枝,或許會讓他接下來一段時間因為取捨而陷入“幸福的煩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對他從初中便開始的留學規劃一個最好的回報。


凡事預則立。這句話放在黃彥清的留學申請可謂相當貼切。小學階段他在美國有過一段學習經歷,後來回國念初中。因此在初中階段,他便確立未來大學階段留學美國的方向。進入北中後,在家長、老師和周邊朋友的激勵和支持下,他從高二起便調研了幾十所美國大學,並將自己青睞的目標院校進行列表梳理,同時圍繞目標院校,結合自身的發展興趣,在學習內容、課外活動等多個方面進行充分地準備。


對話哈佛今年在京唯一錄取學生!他來自朝陽這所創辦僅7年的學校


作為北京中學首屆畢業生,黃彥清和北中的緣分來源於2016年的一次開放日活動。第一次走進北中校園,他便被這所學校的理念和氛圍深深吸引。在他眼中,北中不僅高度推崇自主學習,而且支持學生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而且傾注大量的資源幫助孩子去做這些事兒。


在我的印象中,2016年北京中學辦學地址只有西壩河校區。當時這所學校的硬件條件和他的名字相比,非常不相稱。雖然整個校園設計和裝飾得很精緻,但總體空間確實比較小。不過,在黃彥清看來,規模小不是北中的缺陷,反而正是它的優勢所在——“我們學校的夏青峰校長一直強調要將學生放在舞臺的正中央,全力支撐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發展。學校的規模不大,每個人所獲得的資源相對更多,而且北中的資源很豐富,覆蓋技術、科學、人文、競賽等各個方面,每個領域都有非常優秀的老師來支持。”


黃彥清說,因為學校人數不多,各學科均採取走班制,自己有機會去認識他所在年級的每個同學。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不僅拓寬了自己的視野,而且能夠發現彼此間的共同點,這樣就能一起“搞事情”,做更多快樂而有意義的事。


我們常說,學校是孩子尋找優秀同伴的地方。在一個人成長最為寶貴的中學階段,“同伴”會比我們所理解的要豐富得多,其所指向的不僅是學習的同伴、玩耍的同伴,更是尋找共同興趣的同伴,探究世界的同伴,思索人生的同伴,甚至是將來共同創業、成就事業的同伴。


“爆發式”成長背後的秘訣

從2016年到2020年,北京中學的四年時間留給黃彥清許多的故事,也記錄了他堪稱“爆發式”的成長足跡:


  • 2019年中國大陸考場首個託福滿分獲得者;
  • SAT考試總分1570;
  • 自學11門AP科目考試均以滿分通過;
  • 自學近十幾種計算機編程語言,並通過CEH的安全認證,獲得滲透測試OSCP(Offensive Security Certified Professonal)證書,成為國際信息安全領域的“白帽子”;
  • 入選Pioneer先鋒研究並取得傑出成績;
  • 擔任北京中學學委會主席;
  • 愛好音樂,一邊做學術研究,參與邀請中科院主持的研究性學習,一邊組織“北中好聲音”,投身音樂劇;
  • 熱衷環保,他的環保作品曾代表北京市參加“2017聯合國中國環境論壇”;
  • 還創辦模聯社,參加國際數學建模比賽,在國際頂尖大學教授指導下進行科研創作;
  • 到企業和自動化所參加職業體驗實習,發明的“樂高式”快遞箱被多家媒體報道…...


2019年,在摘得北京中學創校後首個“校長特別獎”的獲獎致辭中,他分享了自身學習的重要心得:


“今年做為北京中學第一屆學生能獲校長特別獎確實很榮幸,也很感謝學校這幾年來為我搭建的各種學習和實踐平臺,對我整個將來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引領性作用。關於平衡學習和生活這方面呢,其實我真的沒有什麼秘訣,可能歸根於善於利用時間和管理時間吧,時間如同海綿裡的水,擠擠就出來了。每週能自主利用的在校時間至少能有十幾個小時,能利用好確實能對學習生活有很大的裨益。高效完成課內的任務後,其他時段就能幹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我始終認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感興趣的點都是很不一樣,但是都是很特別的,所以就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吧!”


黃彥清說,自己課餘喜歡學編程、玩花切,可以讓在繁忙的生活平添一些樂趣,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其實擁有很多愛好並不是壞事,也不是太會影響學習的,反而是一種促進,所以大家也應該多培養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往往也能讓自己更有目標。“


藝術範兒十足的他開了門計算機選修課

回顧在北京中學的學習經歷,黃彥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這所學校的校訓:世界因我而美好。他對此的理解簡潔而直接:這個校訓傳遞的是青年對社會和世界的熱愛,要關注群體的福祉,不只是學業的優秀,更需要主動去改變,走出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當然,有門課估計是他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在這門課上,他擔當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任課教師。在北中,每週四的選修課可以由本校老師來教,也可邀請外聘教師,還可以由學生來開課。黃彥清了解到身邊的同學對計算機原理有學習需求,於是向學校提出申請開設選修課,並得到批准。高三整整一個學期,每週他都會提前認真備課,為的是週四能給“學生們”講解計算機基本原理。據說這門課非常火爆,有二十多人選修,課堂內容很有趣,老師授課很有範兒,他和同學們課堂互動很多,反響相當不錯。


對話哈佛今年在京唯一錄取學生!他來自朝陽這所創辦僅7年的學校


黃彥清告訴我,北京中學有門課很特別——閱歷課程。學校每學期會組織學生外出研學一週,走向祖國大江南北,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理解山川風物中的歷史文化,同學們會組成不同的研究小組,根據自己選定的課題進行研究,回校後還會組織課題展示與答辯。“通過‘中華文化尋根之旅’閱歷課程,來觀察不同地方的人如何生活,發現有趣的東西,同時體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感和個人的使命感。”


在黃彥清的印象中,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特別和藹可親。有件小事他記憶猶新:他在西壩河校區念初中時,學校東壩南校區正在裝修。有一天,他和幾位同學被夏校長請到辦公室,讓他們來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校區裝修風格和顏色,並對校園環境的裝飾提出他們的想法和建議,“當時最大的感受是校長非常尊重我們的想法。”


雖然從未和黃彥清見過面,但看過一次他的照片後,他的形象便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一頭飄逸的長髮讓人過目難忘,藝術範兒,辨識度極高。相比其他學校的同齡人,這個造型確實帶有“獨具一格”的觀感。黃彥清說,髮型其實也體現了北中“和而不同”的風格,大家都不一樣,卻很團結;學校管理也不是一刀切,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允許學生進行選擇。


父母的期待:身體健康、飽有熱情、為人正直善良

在電話線的那頭,黃彥清的聲音沉著、柔和不失俏皮,時而能聽到爽朗的笑聲。聽得出,家庭的氛圍溫暖、自由而有節制。他小時候家長就鼓勵他廣泛閱讀,以期能博採眾家之長。作為一位計算機的超級愛好者,他非常喜歡小說和人文類圖書。


黃彥清很感激父母所創設的成長環境——“在子女教育上,父母比較開放,鼓勵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總體比較寬鬆。”在媽媽看來,子女養育上最重要的目標是:孩子身體健康、學習飽有熱情、為人正直善良。相對來說,她對孩子的考試分數並沒有過高要求,關鍵是要飽有學習的熱情,自己去發現值得研究的東西,並能持續深入研究下去,把問題挖透,直到弄明白為止。


彥清媽媽講了個故事:小學功課相對輕鬆,黃彥清和小夥伴迷上玩遊戲。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中,但她沒有強行禁止,而是主動引導他的關注點轉移——“與其玩遊戲,不如去研究遊戲背後的東西”。於是,在這種激勵下,黃彥清去學習動畫製作,琢磨挖掘遊戲背後的操作流程,從而發現遊戲背後更為內在的“秘密”。進入中學後,他的學習專注和高效,因此選擇北中並就讀國際教育方向是非常適合他的。


“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彥清媽媽坦言,4年前,黃彥清第一天走進北中就為這所學校深深吸引。幾年學習下來,北中稱得上是孩子的“樂園”。在她看來,北中開放豐富、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課程,為孩子成長提供廣博而多元化的成長資源。學校開設自修課程,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選擇自主學習。人人有導師,學生定期和導師見面。


在彥清媽媽眼中,北京中學特別“信任孩子”,為每個孩子都準備了非常豐富的成長機會。這裡的孩子各有特色,懂事,有責任感,都想幹事兒,這樣的學校氛圍都孩子的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文| 小魚兒

圖片來源| 北京中學

內容來源| 京城教育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