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他人!跟劉備學做人


公元223年的初夏,白帝城永安宮中,燈火暗淡。

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他人!跟劉備學做人
/
/
/


昭烈皇帝劉備,抬著他虛弱的手臂,拉著他最信任的軍師諸葛亮,蜀漢集團二號人物說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並又詔敕後主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對此,諸葛亮感激不盡,痛哭流涕:“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此後,諸葛亮鞠躬盡瘁,南征北戰,成功的為蜀漢續命近四十年。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寫到:“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白帝城託孤這段歷史歷來為人津津樂道。

有人說劉備面厚心黑,“以進為退,逼迫諸葛亮宣誓效忠”。

有人說劉備梟雄本色,試探諸葛亮,假如諸葛亮神色有變,直接除掉”。

還有人說“這是劉備做給其他大臣如李嚴等人看的。

總之,對於白帝城託孤,都有很多種看法。

但是,筆者卻認為,白帝城託孤,確實是劉備真心實意!這也是劉備的人格魅力所在。

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他人!跟劉備學做人
/
/
/


記得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句描述:”20歲看三國覺得曹操最厲害,40歲看三國覺得司馬懿最厲害,60歲看三國覺得劉備最厲害。”劉備一生的歷史就是一部逆境奮起的歷史,一部義薄雲天,以德服人的歷史。

在漢末三國的亂世,基本上都是一群官二代或者地主土豪實力派在爭鬥。劉備既沒有高官父親,也沒有豪門親戚,可謂貧寒。

論出身,他遠遠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論謀略,他比不上曹操。論行軍打仗,他也不及小霸王孫策。其他如公孫瓚、劉表、馬騰等等,祖上三代無不是吃著漢朝的皇糧,最差的也是地方地主土豪實力派。

出生微寒,靠著自身不懈的努力和仁義精神成就一番事業。1800年來,他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理想的人格鏡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劉備有自己的事蹟,讓人欽佩動容的從來都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義字當先。不做違背道義,有負江湖的事情。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從此劉備與他們情同手足,推衣衣之,推食食之。

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他人!跟劉備學做人
/
/
/


張飛醉酒,讓呂布偷襲成功丟失徐州還把家眷都丟在了徐州。劉備沒有絲毫怪罪。你我是兄弟,地盤沒了我們三兄弟再去尋找。但是兄弟不能有失。事實證明,此後關羽和張飛是劉備最基礎也是最強有力的班底。

長坂坡血戰,當趙雲挺身而出,殺向曹軍時,左右皆說趙雲投敵。只有劉備堅信趙雲不會投敵。當趙雲七進七出,血染徵袍的把阿斗抱到劉備面前時,劉備棄之一旁。大呼曰:“孺子差點讓我失一愛將。”隨手一丟把孩子扔到地上。

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他人!跟劉備學做人
/
/
/


趙雲為此感動不已,連忙撿起阿斗,說道:“願肝腦塗地,萬死不辭。”從此趙雲忠心耿耿,誓死不渝!

撤退途中,數十萬百姓甘願追隨劉備撤離。諸葛亮等都勸劉備丟下百姓,自保要緊。沒想到劉備回答“夫濟大事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這一舉動傳為佳話,為劉備贏得人心無數。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雖然屢戰屢敗,可劉備身邊始終有不少文臣武將追隨。

即便時運不濟,大部分時間都在寄人籬下,流離失所。但他的將心比心,待人以誠,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與肯定。

先主寧可屍骨無存也會堅持初衷,只堅持做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對自己好的事。說先主一生心懷天下從不為過,這和小仁小義完全不同,小格局的人從走不得到最後的舞臺。

糜氏兄弟本來是徐州富豪。追隨劉備後散盡家財,前期給予劉備經濟上極大的支持。荊州之敗,糜芳投降後遠在成都的兄長糜竺進宮負荊請罪,劉備好言安撫表示決不株連,待遇如初。劉備認定了糜竺是恩人,絕不恩將仇報。

夷陵之敗,江北黃權進退失據,投降曹魏。有人建議把黃權家人抓起來。然而劉備說道:是朕負權,非權負朕。此後依然照顧黃權家人。

三國是英雄輩出的年代,智慧聰穎如諸葛亮者不止一人,武功蓋世如趙子龍也不計其數,可數來數去,仁義如劉備的只有一個。

他不擅權謀心計,帶兵打仗也有不足,但在弱者面前,卻只有他會說出那句:吾不忍也。做一件事很容易,但一輩子都做一件事就很難。

士為知己者死。劉備以誠心待人,臣子們也必然竭盡所能回報於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這是劉備最後叮囑兒子的話語:你是皇帝,我走以後,我希望你做個好人。臨終前的話也是劉備一生的縮影,劉備一輩子都在做那一件事。

做人不欺心,以誠待人。才是一生的依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