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基金當成理財行嗎?

浮雲62598367


完全可以。目前銀行定期利率和餘額寶利息都在下降,未來銀行理財類產品利息逐漸下降已成趨勢了。請問每年兩個點的利息如何跑贏通脹。

這就迫使人們不得不把目光轉向基金產品。基金產品能取代理財嗎?

基金產品的種類非常豐富,既有類似餘額寶的貨幣基金,也有純債基金、混合債券基金(二級債基),可轉債、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及指數基金。

它們的風險和收益是按以上的順序依次增加的。對於有初級或保守型理財需求的朋友,可以先選擇純債基金,或者偏債型混合債基。它們的收益又如何?


通常來說,純債基金長期來看,一般年化收益率在4-6%之間,但這個收益不是每年平均的,而是有的年份高一些,有的年份低一些。持有一年以上,虧損的概率很小。

偏債型混合基金收益要高一些,通常在5-10%之間,當然也有更高的。這主要取決於產品中股票的佔比有多高,以及基金經理的水平。

這兩類產品可以做為銀行理財產品的很好的替代品種,而且只要稍微具備一些基金知識和選擇技巧,其實是可以超越銀行理財收益的,並且還可以獲得博弈和決策的快感。


迷途的頓悟


把基金當成理財是可行的,主要是看你怎麼分配資產,以及你自己的收益預期和資金量,才能合理配置基金理財!

關於個人投資者配置基金理財,一定要注意這三點!

第一: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很差,不能接受一時浮虧帶來的心理壓力,那你最好不要配置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因為這些基金的波動是比較大的,少則一兩個點,多則七八個點,對於新手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波動幅度確實太大了!

那麼我們新手投資者應該怎樣配置呢,我覺得新手投資者最好是70%配置債券,因為債券基金的波動非常小,收益穩定,可以當做基金理財的入門級,然後配置30%的指數型基金,比如創業板指數,中證500指數,或者是恆生指數這些都可以,指數基金的波動相對來說會比較小,而且你配置的資金量也不大,不太會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

第二:收益預期

不管我們買什麼基金,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收益預期,達到了就趕緊賣掉,不要擔心自己賣飛了,因為我們不可能賺完最後一個銅板!

只要你是賺錢的時候賣掉,不管賺多賺少,你最終的結果就是賺到錢了,可是如果你貪多,一不小心遇到黑天鵝,就像今年的疫情,全球經濟都不好的情況下,虧錢那就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賺錢的時候賣掉就是真的賺到錢了,不要糾結自己賣飛了,只要是賺錢了,就行!

第三:資金量以及閒置資金週期

我們的基金理財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線還不如玩股票,所以你一定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規劃,因為買入基金之後不可能天天賺錢,有可能虧損十幾個點

這時候要是你急用錢就只能割肉離場了,所以在配置資金的時候一定要預留一部分應急的資金,以便於在行情不好,自己又急需用錢的時候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局面,這也是一種規避風險的做法,非常值得注意!

總結:

基金理財需要一定的認知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小白不建議滿倉買進去,因為市場的波動性是一直存在的,不可能咱們天天都能賺到錢,小白虧錢是很正常的,也不要太過急功近利,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應對市場最好的辦法,至於技術方面,咱們可以向高手學習!

我是劉哥,有三年理財經驗,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或者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劉哥理財


基金投資本身就是當前理財方式的一種,不過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基金的風險以及它的波動率是比較大的,所以有很多人因為厭倦風險,或者風險接受能力不高,所以把基金投資排除在外。在國內第1批的基金投資浪潮基本上出現在2006年到2007年,那個時候基金投資是非常火熱的年化收益率動輒甚至可以達到200%。但是後來伴隨著基金的越來越普遍化投資,收益率開始逐漸的下滑,並且經歷了幾個較大的牛熊週期。



言歸正傳,如果當前想要投資基金的話,建議還是優先考慮當前的指數基金或者混合式基金也行。在指數基金裡面我們選擇風險稍微適中的寬指基金,這樣只需要把自己的定投時間週期拉長一點,基本上是3~5年為止,跨收益率想要穩定在10%~30%的區間內,並且風險控制的非常低基本上都是可以達得到的。


當然,如果對於當前的主動管理式基金較為感興趣的話,並且擁有一定的技術投資門檻,那麼我們可以優先選擇當前的主動管理式基金,比如股票式基金或者其他類型的基金都是可以主動去投資的,這個投資需要考驗一定的技術,並不能單純的採用定投的方式。這個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高於30%以上的,甚至一年期都可以達到80%左右,與基金的基本面判斷也是尤為重要的。

所以最好的投資方式還是根據不同的技術積累門檻,以及對於基金基本面的瞭解和它的風險接受能力,去做一個最終的基金投資方式選擇。我對於這些都不能太瞭解的話,那麼直接選擇當前的指數基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和領域去做長時間的定投即可,前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定量的定期儲蓄,後期慢慢時間複利和它的獲利情況才會慢慢的體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