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好學嗎,去哪學比較好?

小林林林醬丶


很多朋友問我,新媒體好學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的准入門檻較低,新媒體好學。

好學不等於學得好。去哪兒學習容易上手?學習新媒體的途徑很多,新手在今日頭條看文章,學習和借鑑別人的寫作方法,自己慢慢動手寫。發發日常感悟,發發照片美景,發發視頻文字,發發讀書心得都可以的。

你也可以看看公眾號文,認真去體會別人的寫作思路,積累寫作經驗非常重要!新媒體人要長期堅持下去,才能有所發展。

你的文章在某些領域有所突破,自然看的人會越多,影響力會擴大,粉絲人數會增加,你的收入也會慢慢增加。持之以恆最重要要!你的文章閱讀的人多,點贊和評論的人也會變多。

這個星期我在今日頭條上寫文,已經有多篇文章獲得了優質文,這一切都離不開讀者們的大力支持!有時候,我在微信公眾號也發表作品。

新媒體是一個重要的宣傳正能量的途徑,也是展示自己才藝的一個工具!多留心生活,多思考多記錄。你就會學好並且熟悉新媒體。學習新媒體,路在腳下!(原創:長江浪子)



九州長江浪子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開始學新媒體對於大學生來說可能會容易些,對於中年人或者是沒啥文化人來說有點難,至於好學不好學,去哪裡學?

我說一下大家可以參考可以否定!

一、首先要了解國家對新聞媒體的法律法規要求,寫作也要懂法守法,雖然國家對自媒體開放了,但是懂法守法也是每個中國公民應盡的義務。

二、學好自媒體要多關注一些官方網站,多關注一些優秀粉絲寫的文章,每天多看新聞和媒體圖文視頻。

三、要懂得自己愛好學什麼,當然什麼都學會那更好,可能你的精力不夠,愛好什麼抓一個主題就行,比如;體育類,電影類,農業類,娛樂圈,國內國際政治類新聞等。


緣分天空


新媒體是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介質,它已深深影響了社會經濟生活,甚至影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一舉一動。北京市交通委甚至把人們開車時發微信、刷微博列為造成堵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新媒體的應用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超過美國。有著“互聯網女皇”之稱的瑪麗•米克爾,在《2013年互聯網趨勢報告》中首次提出“向中國學習”的觀點。在新媒體的盈利能力方面,阿里巴巴商品交易總額已超過亞馬遜加上易貝(eBay), 2012年騰訊的總收入為438億元,遠高於中國盈利能力最強的傳統媒體——中央電視臺的269.76億元。

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曾有過這樣幾種態度。一是視而不見。隨著新媒體發展迅猛,已經沒有幾個人持這種態度了。二是抗爭、討伐。三是放棄自己。有些傳統媒體乾脆放棄自己的本行和優勢去貿然模仿。這些態度都不如放下架子,認真向新媒體學習。

向新媒體學習什麼?從技術層面上講,學習的是新媒體的互動和即時。目前最有效的工具是開辦官方微博。傳統媒體開微博至少有五方面的作用:獲得新聞線索,遇突發事件不缺位,形成讀者凝聚力,真正意義的互動,新聞和活動的推廣。目前,傳統媒體應用新媒體主要有四種方式:微博、微信、 APP、二維碼。

從觀念層面上講,要學習新媒體的不斷創新。反觀我們的報紙,你拿一張十年前的報紙和今天的報紙對比一下,除了紙張舊了以外,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創新不是模仿,有時需要另闢蹊徑。湖南衛視七夕節玩起了新花樣——話劇,收視率居省級衛視第一。我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現在有一種電視類型叫慢電視,挪威電視臺曾經連續134小時直播郵輪五日航海的全過程,郵輪上放了 11架攝像機秘密拍攝,創下了收視紀錄,全國500萬人口有200萬人觀看了這檔節目。今年又計劃開闢一檔節目,直播一晚上的編織毛巾過程或者壁爐裡柴火的燃燒過程。

導演說這是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講故事,越是不對勁,也就越對勁。中國網絡電視臺最近開設了一個熊貓頻道,就是在四川熊貓基地架一些攝像機

向全世界進行網上直播,目前平均每天在線3萬人。

從編輯技巧上講,無論是門戶網站還是新聞網站,都沒有采訪權,它吸引讀者的一個重要元素是編輯技巧。有專家總結它的秘訣就是兩條:一是以醒目的標題轉載傳統媒體的文章,二是用更醒目的標題質疑傳統媒體文章。我們叫它“標題黨”,但是它吸引眼球的技術值得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