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給子女帶娃,最後活得不如一個保姆”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要看老人的意願和承受能力!不過年輕人應當適合而已,在迫不得已情況下才為之!

父母已經帶兒女20多年不容易,如今又要帶孫子2O多年,哪何時是個頭?


知足常樂6144539457


這不能跟保姆比,這樣太見外了。我們國家是個禮儀之幫,又是仁,義,善,德之傳統。俗話說:"子孝孫賢,鴻福齊天"。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感加快,忙於工作,上班下班,謀生意等,有能力的人仕僱傭保姆,父母可享天倫之樂,安享晚年,如有的父母不願意僱保姆,只好自己操勞。更多是大多數農民工子女,由於忙於工作,但工資不多,一個人不能夠養活全家,只好夫妻同時工作,老人帶孫子才能夠維持生活的日常開支,老人也樂於接受,分擔家務,排憂解困。只有那些啃老族,老人年青養兒子,老了養孫,真是活得不如保姆,但老人還是沒有怨言,作為年青人自己感受吧!


翁怡澤


謝謝你提的問題[祈禱][玫瑰][玫瑰]

很多老人給子女帶孩子,最後活的不如保姆?[流淚]這個問題在有些家庭會出現。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兩代人的溝通,理解,寬容。

我有一個女兒,出國留學6年,由於捨不得我們最終選擇回國,在大連工作,結婚。女兒對我們很孝敬,我們也願意為她們分擔點家務活。現在社會竟爭激烈,年輕人的壓力也大,只能將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去,連孩子也沒有時間照顧,所以我們主動提出幫忙照顧孩子,可問題是陷入到了一種吃力不討好的局面之中。

孩子怎麼養不由我們說了算,完全要按書上講的所謂科學育兒,出門要換衣服,回家要換衣服,洗手,睡覺換衣服,我算了一下一天要換三次衣服。每兩個小時吃一次奶,每一個小時說一次溫開水,天天要寫在紙上貼在牆上,對著做。整天神經緊繃著,生怕做得不對,我經常對女兒說我怎麼把你養大的,她回答我,你們那時是困難時期,不講科學。現在要講科學,科學育兒才聰明,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捂臉][捂臉]為了減少爭執,我們聽女兒的,和平相處了兩年,外孫女上幼兒園我們就徹底解放了。

可是隔壁的王奶奶讓我揪心起來。有一天和我拉家常,她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她和老伴對兒子一直都是有求必應旳。

兒子大學畢業後,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就留在了大城市裡,後來兒子結婚,王奶奶又拿出了自己和老伴所有的積蓄給兒子在城裡買了房子。

沒過幾年,有了孫子,因為心疼兒子,60歲的王奶奶想幫忙去照顧,但是被兒媳婦拒絕了,因為擔心會有婆媳矛盾。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花銷變得越來越多,兒子和兒媳也就換了份收入更多的工作,奶奶答應了兒子要求,進城來幫忙帶孩子,可是王奶奶過的卻並不開心,

王奶奶說:現在在這吃力不討好,兒子兒媳天天挑我毛病,說我影響了孩子。

這孩子怎麼能這麼說話,我天天給他們接送孩子,做家務,還要自己掏錢買菜做飯,怎麼就不記我的好?活得不如個保姆!"

如今的王奶奶後悔不已,一想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老人們本應該安享晚年的年紀,幫助子女照看孩子。可是孩子卻並不領老人的情,還要奚落老人照顧孩子的方式老土、不科學。

老人得不到休息,而且心靈還飽受折磨,實在是有苦說不出,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老人不願意幫子女照看孩子,真不能怪老人自私。

老人們的心酸,兒女們知道嗎?1、背井離鄉,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自己的老家,而選擇去大城市發展,但是這樣一來,老人要幫忙照顧孩子,必然也要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城市裡,舉目無親,連個說話的朋友都沒有,老人這樣的痛苦無奈,年輕人又知道多少?2、孩子有問題全都怪老人,大家也知道孩子的身體是脆弱的,有一點風吹草動,孩子可能就會感冒發燒,而往往到這時,年輕人就將責任全都怪到了老人身上,責備老人沒照顧好孩子。3、吃力不討好,年輕人會擔心和老人鬧矛盾,其實老人也同樣擔心會和年輕人發生不愉快,尤其是婆媳衝突,更是搞得整個家不得安生,老人也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有很多老人任勞任怨,結果每天聽到的都是兒子和兒媳婦兒的抱怨,而老人的難過只能默默地埋在心底。

子女應該明白,老人並沒有幫我們帶孩子的義務,所以我們應該對老人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

回顧自己二年帶娃經歷,“吃力不討好”。中國人在思想觀念中有一個奇怪的想法,那就是“對親人嚴格,對陌生人溫柔”,就像王奶奶不應該與保姆比較,畢竟保姆是短期工,而王奶奶是陪伴一生的家人。

我想,為什麼老人自願幫子女帶娃,包攬了全家大大小小的家務,反倒不被待見呢?多跟以下兩個原因有關係:

不注意界限感,太插手子女的生活

老人幫兒女帶孩子,有些老人總覺得自己生出來的孩子,自然什麼都要聽我的,“我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米多”,事事都想掌控兒女的生活,這樣的老人忘記兒女已經有自己的家庭,不注意界限感,自然也就很容易不得兒女心。畢竟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不想事事還受父母控制,感覺自己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自然也就有怨言,跟老人的關係處不好。

自己都做全了,反倒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老人如果總是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全了,反倒不容易養出感恩的孩子。人身上都是有惰性的,如果有人幫自己把什麼事情都安排好,恐怕都懶得去動手動腦。

所以,與其抱怨孩子不孝,還不如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少操點心,多讓孩子自己做,才不至於吃力不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