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一場“遲到”的官宣。

相信你們都知道了——

楊冪離婚。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前一天(12月21號)楊冪工作室還回應,“沒有(離婚),這種傳聞好無聊”。

才過了一晚上(12月22號),就自行打臉。

楊冪和劉愷威的離婚,傳了一年又一年,坦白講,Sir都起膩了。

很多毒粉要Sir說幾句。

Sir對明星私事是真沒什麼好說的。

一不在意,二不擅長,如果非要Sir感慨,甚至不是離婚這件事,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插曲。

嗯。

借楊冪的熱度,一個“熟悉的陌生人”也火了一把。

於正。

“雖然劇情早已知道,演到這一幕還是唏噓。”疑似回應劉楊離婚。

“死丫頭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這是網友對於正的調侃。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為什麼這麼毒?

皆因,“死丫頭”於正太會“碰瓷”了。

準備拍個京劇題材的新劇,此地無銀說新劇沒有社會主義兄弟情,碰瓷《霸王別姬》《鎮魂》。

邱澤提名金馬影帝,他撕邱澤爽約。

插手寧靜掀起的罵戰,害殷桃和杜若溪無辜躺槍。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而,作為於正捧過的最紅女演員,楊冪自然懂得其中奧義。

過去。

她是長期霸佔熱搜的話題明星。

她是除了熱搜之外存在感近乎零的演員。

今天。

她想實現從明星到演員之間的跨越,但她隱隱發現,回不去了。

怎麼說。

這是一條“不歸路”。

這條“不歸路”既是中國過去十年影視爆發的縮影;也可能是中國之後十年影視崩塌的警音。

楊冪,標準“於正女主”


楊冪在和於正合作《宮》之後,拍了35部戲。

無需否認,她就是借於正而紅。

但,更本質的原因或許是,她是一個“標準的於正女主”?

細看她的走紅之路,不難看出——

她的套路,是於正式炒作的總和。

買熱搜,賣人設。

據網友統計,2017年楊冪共上熱搜128次;2018還沒結束,就累計上了246次。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換髮型上熱搜,穿禮服上熱搜,感冒上熱搜,就連奚夢瑤摔跤她也順帶火了。

即使同期沒有作品,話題度也一定管夠。

熱搜上多了,楊冪各種人設也賣得很順。

很多人以為楊冪自始至終賣一個人設。

呵呵。

怎麼可能。

事實上,楊冪的“人設”一直在變。

2011年初因《宮》爆紅,她的人設戲路是,“少女冪”。

和馮紹峰捆綁炒CP,收穫大量CP粉。

同年,曝光和劉愷威的戀情,在最紅的時候大膽認愛——

碰到了,那就結婚吧;懷孕了,那就生吧。

從此,“瀟灑北京大妞”的人設,立下了。

因為瀟灑,她開始不在乎別人黑她。

甚至主動招黑。

別人嘲她腳臭,她在結婚當天發微博自黑“腳臭”。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唱歌走調難聽,《愛的供養》被網友高端黑。

“你們不要黑楊冪了,我這條命都是她救回來的,我因為一場慘烈的車禍昏迷了3個月之久。有一天,我的護士打開收音機,裡面放著《愛的供養》,於是我爬起來把收音機給關了。”

楊冪接過梗,大方回應。

“每一天,都希望自己過得有意義,比如沒事做的時候,就想唱唱歌,救救人什麼的。

上節目,也不忘舊梗新玩。

-很多人抨擊你的歌聲

說你唱歌走調,為什麼還出專輯

你能否在這裡清唱一下,來證明他們說的都是錯的


-我覺得他們說的沒錯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黑,在楊冪這玩出了紅的棋子。

你越黑,我越紅。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時,為了給新劇創造熱度,玩自黑玩出了“高仿號”的活躍度。

角色被人討厭,髮際線被嘲,她都照單收下,化“嘲”為梗。


我應該是拍了假電視劇

如果你們批評我……我就去植髮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乃至於這次“離婚”,網友發現,楊冪和她的粉絲們,似乎又在塑造另一種人設。

#楊冪婚戒#、#楊冪愛情觀#。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婚戒大一圈,因為劉愷威不捨得買,直接拿了小牌子贊助。

聯繫他之前“讀夜光劇本”疑似出軌事件,矛頭直指“渣男形象”。

和渣男對應的,則是楊冪的“新時代獨立女性”人設。

各個娛樂大號開刷楊冪過往的訪談。

科普她的愛情觀,“家庭不應該成為束縛,女性要獨立做自己。”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一邊唱獨立女性,一邊罵出軌渣男,全都跟楊冪粉絲群在離婚事件後的控評教程如出一轍。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不得不說,如論演技,楊冪在中國女演員絕對排不上號,但說到造人設,她和她的團隊絕對是世界級的大師。

而。

你要知道啊,大師是從來不缺模仿者的。

楊冪,越來越多的“楊冪”


坦白講。

時至今日,不能肯定是於正點醒了楊冪,還是楊冪啟發了於正。

能看到的是,楊冪和於正們,都把這套造話題捧紅的方式越演越烈。

於正更誇張。

首當其衝的是袁姍姍

接棒楊冪,演了《宮鎖珠簾》。

於正用5部戲的女主力捧。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和楊冪一樣熱衷話題度。

戲裡戲外,於正不斷給袁姍姍創造熱搜。

誇她是“下一個范冰冰”,“超越楊冪超越孫儷”,“美過關之琳、袁詠儀”。

定的規矩還特傲氣,絕對不做女配,要做就做女一。

每個字眼,都帶著衝上熱搜的拼勁。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由此,袁姍姍也走上了“黑紅之路”。

如果說楊冪是流量時代第一人,那袁姍姍就是“萬人請辭滾出娛樂圈第一人”。

她被打造成不夠漂亮,演技也不好,但就是偏偏次次當女主的瑪麗蘇明星。

彷彿集所有幸運(黑幕)於一身。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別忘了。

袁姍姍被全網黑,正由於正而起。

蹭《小時代》熱度,在微博上公開撕,“袁姍姍不是啥爛片都上的”。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後續一系列口水戰,害袁姍姍被推上風口浪尖。

但於正卻依舊一副“姍姍天下最美”的姿態,最終弄出“滾出娛樂圈事件”。

拜託。

於正怎麼可能打心底認為“姍姍天下最美”,只不過傳播的效益面前,個人的趣味只是煙霧彈。

發現沒。

於正喜歡製造美女。

尤其那種一點沒有世俗瑕疵的美女。

好看,好品,又好命。

趙麗穎憑他的《陸貞傳奇》走紅,他誇她美得很有“衝擊”。


趙麗穎給我帶來的太大沖擊就是她演技又好

長得又漂亮,人品又好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演技好,長得好,人品好。

這什麼神仙女人。

這樣的女人存在麼?

或者說,這樣千百萬分之一的幸運,就駕臨於趙麗穎麼?

但,這就是於正的雞賊。

你可以不同意我,但你不能忽視我。

只要你忽視不了我,我和我要捧的人,就火了。

這套炒作套路幾乎貫穿於正和他的女演員的職業生涯。

最新的,就是《延禧攻略》魏瓔珞的扮演者吳謹言。

從臺上到臺下。

臺下。

論美貌,吳謹言美不過“白月光”秦嵐、“高貴妃”譚卓。

臺上。

吳謹言演技被同劇的聶遠、佘詩曼甩出不止一個馬位。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但於正就是“看好”她。

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吳謹言就是魏瓔珞的唯一人選因為太漂亮,我還把她的眉毛剃了


選她做魏瓔珞是因為“被她演技給折服了”。

誇她投入,甚至誇她偉大。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通稿鋪天蓋地。

一會說她撞臉章子怡,相似度高達80%。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一會又說范冰冰截胡了《我不是潘金蓮》原屬於吳謹言的女主角。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乃至扯上週迅。

“周迅因《如懿傳》收視不佳,聯手央視打壓吳謹言。”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Sir不敢說這些新聞都是有目的碰瓷,但Sir必須承認,這些“么蛾子”確實大大推高了吳謹言的人氣。

尤其考慮到她之後和於正合作兩部戲。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我們有理由質疑。

楊冪,和想擺脫楊冪的楊冪們


我們不是傻子。

用被蹭過的寧靜的話說:

於老師的戲很捧人,哪怕演技差一點,也能一夜之間就火了。


可別小瞧這句話。

這話的第一層是“佩服”。

第二層是“憤怒”。

第三層,是“報復”。

不是我們報復楊冪們,是這報復,遲早循環到她們自己。

以楊冪最新作品,《寶貝兒》為例。

Sir今天依然維持當時判斷:

這是一部在今天國產電影算得上良心的作品;這也是一部楊冪想盡可能突破自己,並在一定程度突破了的作品。

但我們也眾目睽睽地見證了:

楊冪的力有不逮。

一個簡單的細節。

《寶貝兒》,楊冪飾演的角色叫江萌,這是一個天生有生理缺陷的人。她的一輩子都在與命運和社會的歧視頑強對抗著。

因為她害怕被遺棄。

換言之,江萌所作所為,不可能是為了美麗,是為了被需要。

但你看《寶貝兒》。

第一眼,我們當然看到楊冪的醜態,比如素顏,比如故意點上的雀斑。

但再仔細看。

當她飾演的江萌在倒垃圾時的手勢。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只有手指觸碰,能少一根是一根,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她是嫌棄“髒”的。

但江萌會牴觸這種物理性的髒麼?

不會吧。

這正是楊冪熱搜的反噬。

一方面,是一個精緻的明星很難扮演一個真實的人物。

另一方面,是當一個精緻的明星試圖扮演一個真實的人物時,觀眾對此的厭惡。

是的。

厭惡。

《寶貝兒》上映時,排片以23.1%的佔比高居第一。

但上座率卻以3.1%墊底,首日票房不足上映二十天的《無雙》的一半。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更心寒的是。

《寶貝兒》在豆瓣,貓眼,都遭遇了比一般電影重得重的批判標準。

許多人,一看到楊冪名字,就習慣性地打一星。

楊冪和《寶貝兒》導演劉傑路演時那句玩笑話一語成讖——

楊冪對劉傑說:這可能是你評分最低的一部作品。

劉傑對楊冪說:這可能是你票房最低的一部作品。

然後觀眾為此的打分是:這是他們1+1<2,評分票房雙低的電影。

請別誤會,Sir不是為楊冪抱不平。

Sir更想談的是這“不平”背後的合理。

即。

當你依賴捷徑時,你也必須接受捷徑的侷限。

“優秀才是演員的招牌,名氣並不是。無論演什麼,你得在乎你演得好不好,而不是在乎多少人會(在社交媒體上)給你點贊。”

來自丹澤爾·華盛頓。

他是繼西德尼·波蒂埃後第二位奧斯卡黑人影帝。

事實上,在真正的演員眼裡,所謂的熱搜,所謂的頭條,都不全是好事。

一直依賴熱搜、頭條更絕對是壞事。

“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不在好萊塢拍戲時,就會跑回澳洲跟丈夫一起悉心管理自家的悉尼戲劇公司,儘量遠離鏡頭。

為什麼鄧超這幾年的演技沒有大突破,就因為他花了太多時間在綜藝上了,以至於在《影》中 ,即使他認真起來,都難免擺脫那種目的明確的腔調,和觀眾忍不住“看到他就想笑”。

《攝影機不要停》這句臺詞,是Sir在年底聽到最憤怒,也最感動的破口大罵。

女主角怎麼演,都像作出來的,導演怒了,揪住她噴——

“我來告訴你為何你演得很假,因為你整個人生都很虛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楊冪和楊冪們的熱搜悲劇



回到楊冪,楊冪們。

其實也一樣。

演戲當然是假的。

但好的演戲,往往是弄假成真。

這假和真的決定因素,就在於演戲的人,究竟有多忘我。

假如你時時刻刻不忘熱搜人設。

假如你無時無刻不敢言行一致。

假如你,你們演什麼,都不敢真正拒絕世界的喧譁,從心底挖掘真情實感。

那就別怪我們不相信。


轉載自:sir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