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傳統的陋室

侘寂,是美學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樸素又安靜的事物。 它源自佛法中的三法印,既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尤其是無常。

案例:傳統的陋室

在外立面的處理上,把原有的裝修拆除到只剩最原始的且不能拆除的框架,利用落地玻璃與體塊化的立面處理,讓自然光最大程度的進入室內,儘可能的減少室內燈光的使用,讓室內空間更多的時間,可以得到自然光的渲染,感受每天的早晚變化。 整個外立面呈現出一種體塊感,極具解構美學。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考慮到室內空間的實用性,該場所的功能簡單說,只有辦公和會客。公共部分用於與會客,交流學習,公司內部會議,公司內部培訓等等。私人部分用於個人辦公與休閒。我們的空間表達,可以概括為“用建築的語言設計空間”和“明暗、線面對話”,進門大廳和走道就是最好的力證。僅靠單單入門的一條地面線光從室外穿透到室內,就能給人以犀利震撼的感受。這也表達出品界的極致利落的設計理念。過道上刻意留了一堵原始的毛胚牆,希望它保留原有狀態。告誡自己,用當初的,最早的做設計的那種心態,堅持去面對當下,勿忘初心。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看似粗糙質感的牆漆,背後是採汲靈感時,和朋友相談甚歡的故事。 而清泠的藝術壁掛,則是用現代的方式去表達更深層次的傳統古韻。 這都是在閱歷變化和自我打磨時,我們投影其中的情感細味和心路證據,極珍貴而不可複製。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將辦公室設計成得沒那麼正式,沒那麼嚴肅,更多的是放鬆,靜謐,在這裡,工作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工作,更多的去感受生活,感受身邊點點滴滴,方能更好的成就設計。 無論是工作或是閒暇,都能如家般輕鬆自在與寧靜,在音樂和茶的陪伴下,最大程度的放鬆自己,釋放自己。

案例:傳統的陋室

以陋室為名,並非簡陋,而是營造出拙樸而又有質感解構性,現代侘寂美學空間。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案例:傳統的陋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