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龐涓如何奔向死路

話說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倆人都是一個師傅,而且孫臏比龐涓的學習成績好。但是孫臏為人淳樸,龐涓就比較狡猾。龐涓出師之後去了魏國當了大將軍。他覺得孫臏將來肯定對他有威脅。於是就跟孫臏說:“我現在發達了,當然得想著兄弟你呀,來吧咱倆一起來搞事情吧。”孫臏想都沒想就去投奔了師兄。結果到了魏國,龐涓就誣陷孫臏,把他抓起來施以臏刑(挖去膝蓋骨)。孫臏最後通過裝瘋賣傻,並且買通了齊國的使臣才逃到了齊國。

多行不義,龐涓如何奔向死路

吳鎮宇飾演的龐涓


齊國的田忌開始重用孫臏到那都帶著他,打個仗,賽個馬哪都不落下。有一天魏國打趙國,而趙國跟齊國還是盟友,於是趙國就來求救了。齊王派田忌去增援,孫臏自然也一起跟著。此時魏國的大將龐涓正帶著兵把趙國的國都邯鄲圍成個鐵桶。田忌想直接去增援,孫臏把他攔住說:“攔架的不能參與鬥毆,魏國出征家裡肯定都是老幼病殘,咱們趁國內空虛直接打他老家”田忌聽完,暗豎大拇指。率兵直接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龐涓一看老家被圍立馬回兵救家。結果在桂陵被孫臏埋伏,大敗而歸。


多行不義,龐涓如何奔向死路

孫紅雷飾演的孫臏


後來龐涓又開始攻打韓國,韓國又跟齊國求救。齊國開始商量。正方以成侯為代表觀點是不救,反方以田忌為代表觀點是救,最後是場外代表孫臏獲勝,他的觀點是晚點救,他的想法是如果人家讓你出兵你就出兵,給人的感覺你是人家的小弟,但是如果被打敗了,你去救援,你就是人家救世主。大王一聽有道理就按照孫臏的意思辦,先不救。結果如孫臏所料,韓國連吃五場敗仗。連忙來抱齊國的大腿。於是齊王就派田忌,田嬰和田盼為將,孫臏為軍事救韓。孫臏這次還是直奔魏國國都。龐涓想,你怎麼就會一招啊,不過還真好使,真是一招鮮吃遍天。立馬再回救。不過這次魏國也長記性了,直接從國中發兵打算跟龐涓匯合夾擊孫臏。孫臏立馬撤退,並且每次都在撤退的營地把做飯用的灶的數量減半。龐涓一看這是軍隊減員呀,於是馬不停蹄的追。孫臏掐指一算差不多在馬陵道追上,並且馬陵道路窄便於設伏兵。就準備了弓弩手,還在一棵樹邊立個牌子上面寫到“龐涓死於此樹下”。到了傍晚龐涓果然到了馬陵道,看見樹旁好像有字,於是叫人拿火把來看,兩邊埋伏的人看到有亮光,萬箭齊發把魏兵打的落花流水。龐涓一看大勢已去,也拔劍自刎。


多行不義,龐涓如何奔向死路

孫臏畫像


多行不義必自斃,龐涓害人害己,雖有才到最後還是為天下所笑。



文|小郭侃歷史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