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上回說到孫臏下山遭龐涓陷害,被剁去雙腳變成殘疾,龐涓為得到孫子兵法虛情假意。那麼龐涓究竟做了些什麼呢。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叄、孫臏裝瘋逃過一劫

龐涓為了自己的地位不被這個兄長威脅到,居然狠心陷害,又為了得到孫子兵法,龐涓在人前做足了面子工程,在孫臏面前捶手頓足,只說全都怪他自己,要不是他讓孫臏下山,就不會有這種事了,又天天親自照顧孫臏的飲食起居。

孫臏多厚道一個人,哪能想到龐涓這些花花腸子,整天除了疼就是想哪個小王八蛋陷害的他,時間一長被龐涓感動的七葷八素的,說以後倆人就是親兄弟,不管有啥事都幫忙。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龐涓一聽,心裡奸笑,知道時機已到,便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跟孫臏說:“兄長啊,我能有什麼事需要你幫忙,你以後有什麼事就跟我說就行。”孫臏感動的握住龐涓的手淚流滿面。龐涓呵呵一笑話鋒一轉:“不過兄長,你看師父把那些個攻略秘籍都傳給你了,這樣的東西放著那不是浪費嗎,不如你也教教我,咱倆一起研究研究。”

孫臏一拍大腿:“這有什麼難的,以後我教你,你給我紙筆我給你寫下來!”

這把龐涓給高興的,當天晚上就把監牢佈置的比他們家書房還好。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孫臏從此忍著劇痛,一筆一劃的默寫兵法,但是後來過了段時間,一個看守的獄卒良心未泯,看不下去了,將真相告訴了孫臏。

孫臏宛若遭到當頭棒喝,被自己兄弟背叛讓那恨意更深了一層,除了恨還有痛心,不甘,他發誓,他要活下去!要找龐涓把所經受的一切全都要回來!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孫臏開始裝瘋賣傻,但是龐涓也不是好騙的,這瘋的實在蹊蹺,孫臏在一次裝瘋時將已經寫出來的兵法燒了,龐涓為了試探他,將孫臏扔進糞坑,孫臏將計就計在糞坑裡吃屎,晚上龐涓又讓孫臏睡豬圈,孫臏逆來順受任人欺凌,把尊嚴都踩在了腳底。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經過一次次的試探,龐涓心裡終於有點開始相信孫臏是真的瘋了,過了很長時間,龐涓漸漸忽視了他。可這一忽視不要緊,孫臏找到了逃出生天的機會。

龐涓對孫臏的態度也影響著他們家下人對孫臏的態度,俗話說的好“狗眼看人低”嘛,他們家下人對孫臏的看管也沒有這麼嚴了,認為這麼一個瘋子也不可能翻出什麼浪來。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孫臏得了機會瘋瘋癲癲出了龐涓府邸,在那大街上遇見了齊國使者,此時也不知是大難之後遇見故土,聽見熟悉的方言讓人可親,亦或者記起老師當年的訓誡“你的功名仍在故土。”這位齊國使者生性純良,知道孫臏的經歷之後邊安排好一切將他帶回齊國。

肆、龐涓的下場

孫臏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雖然成功回到了齊國,但是孫臏已經很久沒回過齊國了,可以說是人生地不熟,又失去了雙腳,一開始並不能得到重用,只能在官N代田忌門下做個客卿。

後來由於歷史上著名的田忌賽馬事件被田忌發掘了超凡的軍事才能,藉此機會得到了齊國大Boss齊威王的接見,經過了一系列的面世,擔任了齊國的軍師一職。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孫臏經歷了太多常人無法承受的事情之後,對龐涓的恨意沒有那麼深了,也不是很想報仇,他明白世上最多的就是龐涓這種人,從前種種只能怪自己太傻太天真。可是即便他不想報仇,在這個戰亂紛爭的年代,一個是一國軍師,一個是一國大將軍,兩人早晚也會在戰場上相見。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果然,沒過多久,公元前354年,趙國要進攻魏國的小弟衛國,那自家小弟捱打魏國當老大的要是眼睜睜看著以後還有誰敢跟他,所以魏國出兵干涉了趙國的進攻,趙國等級沒魏國高,戰術水準也沒魏國厲害,畢竟龐涓在孫臏沒出來之前可以說是無人能敵,但是趙國也不想做那個捱打的,就向齊、楚兩國尋求支援。

齊威王問部下的意見,有人說魏國強大,不救,也有人說不救不義,這時候孫臏說,魏國圍攻趙,他們的都城大梁肯定兵力空虛,若是此時直接進攻大梁,那龐涓帶領的大軍聽說之後肯定會掉頭救大梁,此時我們再中路攔截,必勝。

齊威王聽從了建議,齊國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大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又過了幾年,公元前342年,魏國想要一統天下,派兵進攻韓,韓國使者也向齊國求救。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戰皆敗,只好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抓住魏、韓皆疲的時機,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為副將率領齊軍直趨大梁。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

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從中作梗,其惱怒憤懣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轉將兵鋒指向齊軍。其含義不言而喻:好好教訓一下齊國,省得它日後再同自己搗亂。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雄師10萬之眾,氣勢洶洶撲向齊軍,企圖同齊軍一決勝負。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魏軍人數是齊國軍隊的好幾倍,正面硬打肯定不行,於是孫臏發現魏國蔑視齊軍的情況,在認真研究戰場條件之後,設下了減灶誘敵之計,給魏軍一種齊國軍隊大逃亡的假象,讓敵人放鬆警惕。

在接下來的三天中,龐涓間齊軍退卻避戰,鍋灶也天天減少,認定齊軍是鬥志渙散、士兵大部分逃亡。於是命令部隊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著一部分精銳的騎兵晝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此時的齊軍在孫臏的調度下,已經埋伏了一萬弓箭手在道路兩旁,並在路旁一顆大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下”的字樣,跟士兵說好到了夜裡以火光為號,看見火光就一齊放箭。

龐涓帶兵追趕到了馬陵,見剝皮的樹幹上寫著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字還沒有讀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

孫臏與龐涓那些隱藏在正史下的恩怨情仇(二)

龐涓智窮力竭,眼見敗局已定,遂憤愧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並俘虜了魏軍主帥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這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馬陵之戰】。

從此,孫臏聲名鵲起,龐涓則葬身馬陵。這也印證了鬼谷子當年給他卜的卦:遇馬而瘁。

龐涓善於鑽營,總挑捷徑走,直奔名利而去,一路都順風順水,可不想最終竟以一敗做了局,丟了性命、毀了英名。而孫臏卻不通世故,老是走彎路,似乎總與功名繞道而行,一路磕磕絆絆、曲曲折折,可不想最終竟以一勝定乾坤,名成千古、著作流芳。

古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生遇到點挫折沒什麼大不了,就當是“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而後“成大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