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時,見人心;還錢時,見人品。你同意這句話嗎?

蝦米日常


“沒錢”是現實,可“願不願意還,還多少”是態度,利息不多,但心意很重要。

有些人的思維是,反正我沒能力還,我能咋辦?你能把我咋辦? 這樣的人,不值得成為深交的朋友,因為他內心並不是真的把你當朋友,而是把你當做免費的午餐,吃定你的善良,欺負你的真誠。

人生經歷一次波折,就會知道哪些是真正可以交往一輩子的朋友。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看他還錢的樣子就知道了。

毀掉友情的方法有很多種,借錢不還就是最徹底的那一個。 為什麼有些人寧可毀掉一段友情,失去一個幫助過自己的朋友,也不願意還錢呢?

心理學上認為這些人有一種“損失厭惡心理”。 借來的錢,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產生錯覺,認為是自己的了。如果還錢,意味著自己經濟上要遭受 損失,心理上自然就會產生牴觸情緒。 權衡利弊之下,因為情誼、誠信是抽象看不見的,金錢是實在、具體的,他們寧可捨棄一份情誼、 誠信,也不願意還錢。

而且這些人心理容易失衡,認為別人總是比自己幸運,錢財掙得很輕鬆,看不到別人的能力,只看到自己的辛苦。 所以他們能拖著就拖著,每多拖一天,就感覺自己多賺一天。反正錢還是那點錢,但是錢的價值卻不再是借時的價值了。 你以為你欠的錢,其實欠的是情誼。借錢的時間越長,你們之間的情誼越寡淡。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零和博弈”,就是說利益是一個定數,利益雙方進行對抗,各自拼盡全力獲取最大利益,絲毫不考慮對方的需求。 欠錢不還的人,在博弈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金錢利益最大化。他們看似獲取了自己最想要的東 西,其實卻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當你用自私凝望友情,友情也會回報你冷漠。

現實社會中,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朋友值不值得深交,看他還錢就知道。 如果珍視,就好借好還;如果不愛,就不要打擾。 別讓共過患難、經歷過人生的朋友,倒在還錢這件事情上。


都市雲中鶴


我贊同這句話。每個人都有為難的時候,都有救急的事情,為了度過難關,不可避免要找親朋好友救急借錢,如果這時候,有人願意支持幫助,樂意借錢給你,這個人,你應該一輩子記住,一輩子感恩,一輩子珍惜,值得一輩子擁有。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錢還錢,天經地義。我們一定要遵守合同契約精神,不能失信於人,更不能置之不理,要積極主動按期歸還。如果確有困難,不能如期還錢,也要積極主動道歉,說明情況和承諾新的還款計劃。這才是誠實守信之人的處事原則。

筆者認為,現實社會,放心借錢給別人確實很難,如果不是知根知底的人,誰都不輕易借錢給別人,原因就是失信的人太多,不要臉的人也不少,找你借時,你是祖宗,你是大爺,等到收錢時,他是祖宗大爺,自己是孫子。所以,我們要記住和感恩樂於助人的好人,更要鄙視和擯棄那些借錢不還的惡人。


糧農二代


非常贊同這句話。

把錢借出去時,有的人出於真情,相信對方,替他人著想,為他人分憂,能幫就幫。這樣的人樂於助人,真心可貴;

還錢時有的人千恩萬謝,信守諾言。這樣的人“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樣的人是誠實可靠的真君子。

現代人一般錢財不外借。因為借錢容易,還錢難。

有的人一時心軟,無法拒絕,被人家甜言蜜語,吹捧上天,把錢借出去了;

而還錢的人,你要他還錢,他便翻臉不認人,惡言惡語,把你罵得一無是處。

還有的人借錢時大打“苦情牌。”悽悽悽慘慘,把自己說的比黃蓮還苦,你出於同情,覺得他可憐,想要幫幫他,於是把錢借出去了;

而要他還錢時,那個人立馬變臉,大爆粗口“借你一點點錢算什麼,看的起你,才找你借錢”。

這樣的人借錢時裝孫子,還錢時充大爺,沒有一點感恩之心,反而覺得別人虧欠了自己。

有的人借錢時言之鑿鑿,信誓旦旦,拍胸脯,下保證,承諾了到時候一定如數奉還。你聽信了,把錢借出去了;

等你找他還錢時,那個人要麼玩失蹤,要麼打太極,能躲則躲,能賴則賴,一直拖著欠著。

所以說借錢時,見人心。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善良,有同情心,願意在你困難時幫你的人。他是你的貴人!你要心懷感恩,好好珍惜他。

還錢時,見人品。做人應心懷坦蕩,光明磊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是做人理應具備的起碼道德。

而那些心懷鬼胎,借錢不還的人,喪失了道德底線,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之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