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蒙元的鐵蹄在朱元璋等一干起義者的衝擊下只得倉皇北逃,在北逃路上,更是拋下了若干王子皇孫以及文武百官。後來朱元璋徹底肅清中原地區的反對勢力後,又對北元進行了多次的掃蕩行動,在這多次的掃蕩與打擊下,北元基本上無力再起。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朱元璋

而在若干被拋棄的前元官員中,還是有不少擁有大才的治國賢臣的,在馬上奪得天下之後的朱元璋,不能再依賴馬上治理天下,因此對於前朝的這些人還是儘量的拉攏為自己所用。按理來說,這種拉攏的手腕在故國已經徹底再起無望的情況下效果將會極佳,更加上朱元璋起家的時候口號一直都是“日月重開大宋天”,對於漢臣來說,從民族的角度來分析,歸順明朝是最優解。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但是萬事都沒有絕對,在天下大勢已經定下來的時候,還是有大量的漢臣痛苦不堪的想要效忠蒙元故主,這其中以前元的戶部尚書張昶表現最為突出,他的故事也因此流傳百年之久。

在元朝還在的時候,張昶作為北方漢人,幸運的得到了來自元順帝的寵幸和看重,因此工作十分努力,官職也是不斷的在被拔高。對於一個以儒家學說為信仰的人,他繼承了來自南宋時期的那種理學。所謂理學就是那個“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

這種理學和傳統的儒家學說其實區別挺大的,其中關於華夷之辨尤其是有極大區分的。在元代的理學裡面,君臣大義是要高於華夷之辨的,因此,在張昶看來,儘管元帝和自己民族不同,但是這不會妨礙自己對元帝視為君父 的行為。所謂君父,那是要為他死而後已的。只不過很可惜元帝並沒有帶他一起逃跑,他成為了明軍的俘虜。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因此在明朝剛剛對他進行徵辟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架不住明朝朱元璋的愛才之心,經過多次的權衡之後,這位張昶終究還是出山了,出山之後,由於明朝初建,缺乏很多人才,他這種前朝戶部尚書的身份很容易就在文化水平不高的明朝內部引起了尊重和請教。朱元璋甚至一口氣給了他參知政事的官職。

張昶本來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出仕明朝,但是明朝人的態度讓他覺得機會來了——他想要在明朝內部完成顛覆明朝的任務,因此他一改常態,主動積極的為明朝埋下各種炸彈和問題,並且經常勸皇帝多娛樂娛樂,放鬆一下國事。後來更是直接託人到大漠深處尋找元順帝問好,同時傳遞情報。當然了,大漠的殘元朝廷有沒有被這位忠臣的行為感動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的行為全程被錦衣衛密切監控,並且都有圖畫書冊記錄。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昶嘗竊語其所親曰:“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間陰使人上書頌功德,勸上以及時娛樂。

張昶這人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經無限接近死亡,他還陶醉在自己的“睿智”當中,並且還戲耍了一番皇帝朱元璋——通過文化素養的方式碾壓了朱元璋。

張昶從來不穿朱元璋賜予他的錦衣華服,總是一身縞素,甚至還打著許多補丁,出身農家的朱元璋只以為這是一種清官樸素的打扮,不但從來不起疑心,反而經常當著百官的面誇耀這位張昶是個難得的清官,後來在錦衣衛的報告呈送到御前之後,朱元璋暴怒之下,這才從劉伯溫那裡得知原來這種打扮是思念故國的歷史典故和意象,劉伯溫還勸朱元璋不要惜才,該殺就殺。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接下來的劇情就相當精彩了——朱元璋派人去刑訊他,他張昶倒是光棍,見事情敗露,居然學文天祥朝北下拜,揮毫寫下八個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作死技能和嘲諷技能拉滿的張昶於是被朱元璋直接下令誅殺:

“以元之舊臣,心常怏怏”,嘗日:“吾仍思歸故土也。”後私通北元,明太祖令都督府查問,昶書八字日:“身在江南,心思塞北。”遂被殺。

如此之人,就連明人都謂其“能於死生之際明焉,豈非忠於元者乎?”說他忠誠吧,卻又背叛了明朝,說他不忠吧,卻又甘當前朝間諜...究其根源,可能其實還是因為元代的理學的那套忠君思維,對他的影響太深了吧。

衣服素,打補丁。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