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板塊只是亂秀 賺錢還是要靠消費股


很多人都會跟風買一些股票,追漲殺跌,這在邏輯上自然行的通,但是對於A股市場,這種想法還需要謹慎對待。

首先,在信息的獲取上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當你看到利好的熱點時,股票已經封板,漲跌停板的限制讓你無法進場,當你再進場時往往處在一個和最初預期不同的較差位置,此時熱點逐漸冰冷,剩下一個尷尬無比的自己。去或留,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熱點題材,一波流的走勢非常常見,在追尋熱點追尋主力的道路上,收效甚微,這時候,很多人就會想,有沒有一種簡單粗暴直接的炒股思路,答案是,還真有。

身邊的朋友經常在考慮今年的投資主線,其實主線還是由當前的國情決定的,中國的GDP已經出現了穩步的下滑,如果考慮接下來靠什麼拉動GDP,emmmmm,看起來只有消費。

在過去GDP高速增長的時期,投資起到了絕對的貢獻,在這一時期,鋼鐵,煤炭,房地產等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後國家調整步伐,不在追求高速的發展,逐步落實供給側改革以及“住房不炒”等政策,其對於GDP的貢獻逐漸變小。

從發達國家的GDP構成來看,消費往往佔據最大的比重,中國在向發達國家邁進時,必須提升消費的佔比。為此,各種各樣的購物節來了,一年到頭,全是購物街;另外,有一些省份提出每週2.5天休假,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消費。至於三駕馬車中的出口,本身比較穩定,現在再加上貿易戰的影響,對GDP增速的貢獻相當有限。

民以食為天,吃喝最直觀,大家肯定能想到豬肉和茅臺,其實如果在廣州酒家來上一杯香飄飄,也是極好。其實不用多舉例,食品、飲料、服裝、醫藥、衛生、文具、其他日用品等具有消費屬性的行業在今年都有非常不錯的漲幅。

如果你還在糾結今年的主線,該考慮哪些投資機會,至少送目前的國情來看,最穩的還是消費。所以大家還是該吃吃,該喝喝,GDP有你的貢獻,也有我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