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向漢文帝上書“移民實邊”是穩固邊境大策略,為什麼實施緩慢

晁錯,漢族潁川人,是漢朝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期的重臣,任太常掌故,他向漢文帝提出了發展“重農抑商”的政策,增強了農業生產,振興了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的問題上,又提出了“

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什麼是“移民實邊”?簡單的說,就是招用募民去邊境定居開荒農耕生產,積極配合官府抵禦匈奴侵掠。

晁錯向漢文帝上書“移民實邊”是穩固邊境大策略,為什麼實施緩慢

晁錯向漢文帝上書提出建議和措施:

第一,先官府資助。利用有利的地勢,在戰略、交通要地,修建高城和深溝,建立村鎮規劃,人口不能低於千戶,官府建好房屋,置辦傢俱農具,讓應募者居住,發放糧食和衣服,免去賦稅勞役,罪行,設立獎賞爵位,已至他們自足生產和生活為止。

第二,當地的官吏必須遵奉陛下的法令,厚愛遷移過來的百姓,照顧老弱,厚待壯士,更不能欺凌他們,爭取和移民們團結在一起,得到他們的擁護,讓先來的人們安居樂業,不思念自己的故鄉。貧民們聽說了遷移過去的優厚條件,非常羨慕,就互相轉告並勸勉去邊境定居生活。

晁錯向漢文帝上書“移民實邊”是穩固邊境大策略,為什麼實施緩慢

第三,讓定居下來的募民,官府教化他們,熟悉環境地形,鑑別敵友,幫助農耕生產,團結街鄰互幫互助,在農閒的時候,教他們騎馬射箭和防禦匈奴之術。組織壯年幾十人一隊,按軍隊編制,並設立官位,有序訓練,當匈奴侵掠時,協助官兵擊退敵人,做到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形成官兵和民為一體,共同抵禦匈奴入侵的大好局面。

第四,設立獎賞。凡從匈奴手中奪回掠搶的東西者,官府都分給一半,並報朝廷嘉獎升任。利益的引誘,就激發了人們,為家庭、親戚、街鄰的財物和生活安全,奮力拼博敵人,保護自己的家園,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邊境無憂。還得有一位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秉公執法,體恤百姓疾苦和民為一家的好官管理。

漢文帝採納了晁錯的建議,開始籌劃資金物力,招募百姓去邊境開荒耕種安居生活。

晁錯向漢文帝上書“移民實邊”是穩固邊境大策略,為什麼實施緩慢

由於漢文帝的仁厚慈愛,沒有大規模的強制遷徙,這項利國利民的措施,實行起來必交緩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晁錯的規劃也隨著複雜形勢而破產。

結語

晁錯的規劃是非常縝密的,集遷徙募民的所思所想考慮,用優厚條件吸引募民,引導去邊境定居開荒耕種,和官兵形成一體抵禦匈奴,使邊境平安永固。這樣的宏偉規劃是很周全的,可是真實施起來,確困難重重。如果實施晁錯的規劃藍圖,也需漢邊境無憂,還得經過朝廷幾十年的努力,才能實現。如果強制執行,會造成社會不安定因素,反而其反,這也是漢文帝實行措施緩慢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