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神祕的北斗七星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星斗崇拜和星佔之說,先民崇敬天象,並以天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凶,尤其是南北斗主人生死,影響頗巨。其深層原因即在於古代社會,先民將北斗和極星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稱為“斗極”,斗極處於星空旋轉的中心,群星繞其旋轉,好象天空的主宰,而先民以北斗斗杓周旋四指來釐定節候,北斗又成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隨北斗指向而來臨,北斗成為天地萬物化生的中心。北斗的神格化,是隨著北斗信仰的發展而演化,其肇始於南北文化融合的漢時期,迄至唐宋,歷經了長達千年的時間。在不同歷史階段,北斗往往被解釋成不同的神靈。北斗在上古可能為九顆星,位置、形狀與現在不同,後由於歲差或觀察地的原因,有兩星觀察不到,所以有北斗七星之說。但在先秦的文獻中,仍保留有北斗九星的說法。北斗九星在民間信仰中又稱“九皇”,九皇信仰的影響很大,這種崇拜在民間逐漸演變為禮斗之俗。古時全國許多地方,如廣東、雲南、四川、河北、江蘇、浙江等省,均於九月一至九日連續九天盛行禮斗之俗,謂之九皇會。北斗九星,由北斗七星和左輔、右弼構成。分別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與左輔、右弼

探尋神秘的北斗七星

鬥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象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斗。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區別:小熊座中的七顆恆星稱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謂鬥為帝車。

北斗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

古人崇尚北斗七星

2008年10月15日,廣西上思縣 思陽鎮廣元村發現了一座罕見明代中期墓葬,古墓中有一大一小兩個用“三合土”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巨棺”棺內有一堆黑色骨骸,頭蓋骨上的白髮與眉毛清晰可辨,頭髮用髮簪盤在後腦勺,面上還蒙著一層網狀麻布。專家從顱骨、盆骨以及服飾等判斷,墓葬主人為一名年紀較大的女性。棺內有一件帶有金黃色花紋的服飾保存相對完好。內棺的底板有7個排列成“北斗七星”狀的小孔。 有專家猜測,墓主人可能與道教有關

探尋神秘的北斗七星
探尋神秘的北斗七星
探尋神秘的北斗七星

古人還用北斗星辨別季節,根據初昏時候斗柄所指的方向來辨別,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探尋神秘的北斗七星

小夥伴還知道哪些關於北斗七星的傳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